观赏者们徜徉在林风眠先生的水墨画中,左侧是展出的林风眠像。
粉过吴冠中,再去看看他老师林风眠吧。
吴冠中的画展前脚在浙江美术馆引起轰动,他的老师林风眠后脚就在中国美院自家花园里跟上来了。
“国美之路·林风眠师生联展”昨天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涉及林风眠及其弟子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作品共150件(含复制品14件),其中很多作品首次在内地展出。
这两天,中国美术界的达人们几乎都集中在杭州南山路上,一群海内外著名美术馆馆长和各路专家学者们在相距不足一公里的直线上来回奔波,研讨会开得热火朝天。观众则在这一个月连续三场重量级画展的“轰炸”下,彻底接受了美术熏陶。
吴冠中350余幅作品撑满了浙江美术馆的七大展厅,每天吸引上万名观众;林风眠师生展则在隔壁的中国美院大张旗鼓,游人的视线很容易被那张色彩鲜明的“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10周年”巨幅海报吸引。
林风眠给吴冠中的结婚贺礼:彩墨小鸟
昨天上午开幕现场的气派也绝不输于吴冠中画展,有不少前一天刚欣赏过吴冠中的观众,昨天就直奔他的“师傅”而去了。当大家看到林风眠1946年为吴冠中与朱碧琴喜接连理而画的那对彩墨小鸟,以及“冠中、碧琴,新婚志喜”的亲笔题词时,都被两位融贯中西的艺术大师之间的忘年情谊和师生之缘深深感动。
美院美术馆的空间有限,更让络绎不绝来看画展的观众转不开身,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好在看林风眠无需排队,美院也没有“限流”措施,不拉一米线也不设玻璃柜,观众大可以和大师们“零距离”,想靠多近靠多近。这位中国美院的创立者、“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艺术先行者的50多幅画作,让观众的兴奋溢于言表,虽然他们说不出专家的术语,却也能凭直觉道出真谛:“林风眠画的中国画很‘洋气’!”
此次题为“国美之路”的展览,不仅展出林风眠的作品,而且展出他亲授的一代人的代表画作。从林风眠到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苏天赐、席德进,他们之间不仅是一种师生关系,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这里边横亘着重要的历史脉络。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把这种历史脉络概括成“中国文化复兴的一种独特的范式”:“创新的使命、会通的精神、诗性的传统是这种范式的强烈特征;重视生命真切的体验、秉持中国精神的‘象’的内涵,来完成艺术的创造性的转换,是这种范式的学术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