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炎陵发现西汉古墓 棺椁盖板完好无损(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11-18 14:12   来源:

两千多年前的棺椁盖板完好无损。黄春平 摄 

 


  11月10日,本报刊出了《小山头原来是大型西汉墓》一文,前日,记者再次在炎陵县文物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炎陵西汉古墓发现现场采访。村民称,此前没有人知道那座小山里有西汉古墓,但大家都认为,此山正对着炎帝陵,两地相距不到1公里,肯定也是一块风水宝地。

  古墓附近变为小坟地

  据了解,此地发现古墓后,每天都会有很多好奇的人前来参观,该县文物部门已在古墓发现处设置了文物保护牌,并拉起了封闭线,还安排了人员24小时值班,防止不法人员进行破坏。

  记者在西汉古墓现场发现,古墓所处的小山顶正好是该县在建的炎汝高速公路鹿原镇段的必经处,小山顶已被施工人员挖掘一半,古墓正处于山顶顶部下移大概10米的位置,施工人员挖出了七八根用做封盖古墓上方泥土的大梁木,其中一根长达5.8米。目前这些梁木保持较好,除颜色较黑外,并未腐烂。虽古墓上方盖梁被挖,但古墓处还有大量泥土掩盖,因此古墓内部的情况还无法看到。

  该县文物局局长钟定军介绍说,西汉古墓所处的小山顶俗称“反背坳”,正对着华夏始祖炎帝的墓冢,两地相距不到1公里。当地村民认为此山正对炎帝陵,位置又高,肯定是安葬先人的“风水宝地”,因此,纷纷将家族坟墓建于此山顶。炎汝高速修建前,此处就是一块小坟地,共有大小坟墓10余座。因修建炎汝高速,此处坟墓全部进行了迁移。

  鹿原镇胡田乐边组村民罗生娥介绍说,此古墓山脚左边有一条河流,可以过往船只。当地人猜测,西汉古墓就是用船将棺木运送至小山下,然后再人工抬至山顶的。后来,因河道下游出现泥沙淤积现象,遂渐渐改道。

  西汉古墓印证史实

  炎陵县炎帝文化研究专家谭伟平向记者表示,此次汉代墓葬西汉大墓的发现与史书的记载,再次印证了炎帝陵“西汉有陵,唐代奉祀以昌”的史实。

  谭伟平根据大量的史书记载资料,向记者论证了炎帝陵“西汉有陵,唐代奉祀以昌”的史实。谭伟平说,2001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炎帝与炎帝陵》对史书中关于“西汉有陵,唐代奉祀以昌”的记载进行了全面反映。关于“西汉有陵”的记载主要见之于晋代皇甫谧撰《帝王世纪》,南宋罗泌纂写、罗苹注释《路史》,南宋王象之撰《與地记胜》。《帝王世纪》称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路史》说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與地记胜》则进一步指称“炎帝墓在茶陵县南一百里康乐乡白鹿原(即今炎陵县鹿原镇)”。

  同时,茶陵、炎陵(酃县)地方志都记载:茶陵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茶陵之“陵”因炎帝陵而名,至宋嘉定四年(1211年)方析茶陵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设酃县。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路史》在记载炎帝神农氏“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之后还有重要的一句,即“自唐尝奉祠焉”。谭伟平告诉记者,“祠”通“祀”,就是建祠奉祀的意思。(记者 李春璞 通讯员 黄春平 张兴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