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文化”遗址之谜
http://www.socang.com   2010-08-23 17:33   来源:
  编前:随着汉源瀑布沟电站水库水位的增高,一些神秘的遗址已经深埋于湖底。和当年三峡工程相似,瀑电建设之初,一批文物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展开。随着考古挖掘进程的深入,深埋在汉源地底的历史谜团渐渐清晰。已知的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就已经在这块水土丰美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石器、陶片、记载着历史的土层,它们向我们讲述了什么?又隐藏着什么?考古过程中有怎样的故事?

  记者历时数年,收集了大量资料,向我们讲述汉源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和惊奇。

  2万到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

  大渡河中游的汉源,流沙河水汹涌向前,一直汇入奔腾咆哮的古沫水。

  阳光灿烂,在麦地坡下,大片伴水而生的麻柳(枫杨)密林抵挡着袭人热浪。半山腰的开阔台地上,一个赫然出现的旧石器加工场,让这里成为迄今为止四川省最早的人类文明源头。

  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邱中郎、张森淼和四川省博物馆刘磐石、魏达仪等组成的联合考古队,揭开了这处后来被称作“富林文化”遗址的神秘面纱。

  2009年,瀑布沟水电站抢救性文物考古发掘,再度让“富林文化”遗址成为关注的焦点——这里,再一次出土了古代人类社会加工的神秘旧石器!

  从大约2万年前的这个时期开始,光热资源丰富的大渡河流域中游地区汉源,人类文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

  全中国同时期的人类文明遗址只有9处。

  这里是迄今四川人类文明最早的源头,它比闻名世界的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年代还要久远……

  2009年12月28日。下午,天色渐暗。

  汉源县富林镇农政村——“富林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地传出一个重磅消息,“考古人员挖出旧石器啦!”

  这是整个中国南方地区唯一的一处旧石器人类文明遗址。

  神秘石器再现考古工地

  “快来看!快来看!这是啥?”

  考古工地上,正准备收工的民工宋清泉一锄头挖下去,锄头隐隐约约碰到什么硬东西。

  是一块小石头。

  再挖!

  还有!

  四川省考古队陈苇博士和助手从旁边跳过来,“哇,是旧石器。”

  这些尖利得近似刀片般锋利的小石块,简直太让人期待了。

  “是的,没错。是旧石器。”陈苇经过仔细查看,确认自己终于从“富林文化”遗址上发掘出了古人类加工的旧石器。

  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弥漫在考古工地上。拿出电话,陈苇赶紧向远在成都的省考古院领导作了简单口头汇报。

  “很好,我们将尽快赶来……”电话的另一头,那个声音同样激动。

  28年了。28年来,这是又一次机会,让考古人员和四川最早的人类文明展开“对话”。

  实际上,在此之前的12月3日,由陈苇领衔的“富林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组就到了汉源。然而,20多天的艰苦试掘,除了一些常规发现外,并没有找到期盼中的旧石器。

  但每一锄头挖下去都可能有新发现。

  “在整个瀑布沟水电站文物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中,对‘富林文化’遗址的再发掘,是最值得期待、也是最充满悬念的考古过程。”在谈到辉煌灿烂的“富林文化”时,汉源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卫洪强说。

  据一位汉源县相关人士介绍,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掘这处遗址以后,由于建设的需要,“富林文化”遗址及周围被建成了一片房屋,原遗址也受到了不可恢复的破坏。“2004年,瀑布沟水电站抢救性文物考古发掘开始后,究竟还能不能再在遗址附近发掘到旧石器,成了一个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一位曾参与广汉三星堆考古发掘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神秘的古巴蜀人类文明起源,已经彻底颠覆了过去中原文明一元起源的结论,这证明长江流域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而“富林旧石器文化”的发现,无疑是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有力证据,向黄河及中原人类文明发出了挑战。

  “这里出土的一切,同其他地方的考古成果表明,长江流域的上游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

  万件标本

  揭开“石器工厂”面纱

  东经102度42分,北纬29度20分。海拔780米以上的流沙河畔,一个宽1000至1500米、长达10公里的狭长小盆地。这就是“富林文化”的诞生地——汉源县富林镇。

  “我们在汉源老县城安监局和广电局间的阶地上进行发掘,那里的海拔在810米左右。”陈苇介绍说,考古队员在2009年底开掘了三个(最深6.5米)探方,创造了目前四川考古发掘探方深度最深的记录。其多达17个地层的剖面,让人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由古至今,沧海桑田的巨变过程。

  他说,从现在的地形来看,山坡是向着外侧的。然而从探方的挖掘剖面来看,古代与现在大不相同。“这证明一两万年来,这里的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件、两件、三件……从地表耕作土开始往下一锄头一锄头地挖,幸运之神似乎特别眷顾考古队员。旧石器从最底层的文化堆积中,再次来到了耀眼的阳光底下。

  1972年考古发掘区域东北方向约20米左右,是陈苇和助手们的工作地点。陈苇和他的助手,以及汉源当地的十多位民工,从2009年12月初以来,每天早上7点多钟开工,要工作到晚上6点,直到2010年6月11日才停止抢救性发掘工作。

  “我们在‘富林文化’遗址上总共发掘出土石制品、打制碎屑及石料达万余件,其中形制规整的石制品300余件。还出土动物骨骼化石约20件,以及一些木炭标本……”2010年6月底,在瀑布沟考古发掘成果汇报会上,陈苇向与会的专家透露说。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4586件标本中,石器就达107件之多,此外还有熊、野猪、鹿和鸟类骨骼以及斧足类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可鉴定的则有板栗和香叶树两种。

  “在‘富林文化’遗址,找到了大量石料、石核、石屑等。部分石片上的疤痕肉眼可见,这些都是为人类使用过的痕迹。”

  考古专家介绍说,目前人们只知道旧石器是人类用锤击法、砸击法等剥片技术方法加工出来的石器,没有人清楚古人拿这些石器作什么用。因此,旧石器的用途至今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

  “我们今年6月11号结束发掘工作,12号瀑电水库的水就蓄上来了!现在,这个遗址已经淹没进水中。”

在汉源,一位考古队员告诉记者,从发掘的情况来看,旧石器时期汉源古人类活动的区域肯定远远不止考古队员挖掘的面积这么大。“富林文化”遗址更多的“谜”,或许要在今后很多年,才能完全得到破解。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汉源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