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艺术展区,由万寿台创作社人民艺术家创作的巨幅油画作品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观众戴上立体眼镜和环绕显示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体验“虚拟现实艺术”。
第13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昨天(19日)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开幕,博览会以“艺术创意 融入生活”为主题,展示面积逾8000平方米,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家优秀画廊及众多知名艺术家的8000件作品。
往届博览会,观众除了观看之外,不可能有亲身参与的份儿。本届博览会,活跃在高科技领域的3D技术,开始首次“浸”入美术世界,而观众也新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往前走,再往右走,往上看,停下来看看脚下。”在3D数码展览体验馆,8岁小观众吴淼头戴立体眼镜和环绕显示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看到一个真实无比的画中世界”。当他抬起头时,蓝天就在眼前,再往前走,画中的少女向他挥手、微笑。正在小家伙笑出声时,他发现有了新情况,“不好,前面有个独木桥。”吴淼变得小心翼翼,脚下一步一蹭,工作人员在一边鼓励着:“别怕,往前走。”可是等他低下头的时候,又发现桥下藏着更大危险:“啊!万丈深渊!”小家伙犹豫了半天,最终他战胜了自己,勇敢地往前走去……
这一名为全身沉浸虚拟现实系统的新玩意儿,是首次与画家作品相结合,其面世标志着又一新兴艺术形式的诞生。今日数字美术馆副馆长李怀骥说:“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媒介加以运用的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虚拟现实艺术’,简称‘VR艺术’。与常规艺术不同,该艺术形式可以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自主权和可操控性,允许参与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操作,或者赋予其诸多角色。”
据李怀骥解释,VR艺术是以新型人机对话为基础的交互性艺术形式,其最大优势在于建构作品与参与者的对话。随着VR艺术的崛起,传统意义上的观众日益向参与者、交互者甚至玩家转变,艺术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被动接受。“预计再过5年,虚拟现实艺术将真正迎来春天,一旦技术成熟,观众完全可以多方面体验艺术家的创作,比如,面对宜人风景,可以体验清水滑过指尖的美妙感受,可以触摸到树叶的质感,可以闻到花香,可以像真的踩到石头上一样。”
此外,3D虚拟艺术展览馆也是头一次在博览会现身。许多观众在现场大屏幕前,亲身领略到网上3D博览会的魅力。在虚拟世界里,观众一样可以看到挂在墙上的油画、国画,看到在现场进行展示的雕塑、装置等艺术。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艺术作品扫描成电子文件,损失了不少数据,作品难免失真,采用最新的3D技术,让艺术作品得以立体、逼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如果想了解作品更多细节,比如色调变化、各个角度不同的观看效果,都能得到满足。”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秦宏奇说,3D技术走入博览会还仅仅是一次尝试,“目前经过技术人员20天的努力,有500件作品可上网观看,更多的作品还无法看到。要想打造真正意义的3D虚拟艺术博览会将至少投入上千万元,这是目前很难做到的。”
观众赵可认为:“尽管观看雕塑、装置等艺术可以360度随意观看,非常有趣。但实际操作起来还存在机器速度慢的问题,这对观看情绪有不少影响。”而令观众感到新鲜的VR艺术也仅仅处于展示阶段,还未有艺术家真正参与创作。
和单纯的艺术创作不同,3D技术进入美术世界更有赖于技术和硬件的巨大投入,其最终的生命力到底如何?这个谜底还有待日后慢慢揭开。
博览会将举办至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