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母子合葬墓谜团一一解开 木棺底部发现七星图
http://www.socang.com 2010-08-18 16:28 来源:
8月9号,在松滋市临港工业园施工的工人发现了一座墓葬,立即报告给了荆州市文物局,考古人员闻讯迅速赶到现场。
经过初步勘察,这座墓葬长约2米,宽约3米,深约2.5米,墓葬采用金刚土也就是石灰糯米浆封墓。墓志铭清晰表明,这是一座母子合葬墓,母亲傅氏,生于1514年,死于1605年,终年91岁,傅氏是松滋九都左丞相傅环的嫡亲玄孙女,而傅环,在史书上有所记载,他是松滋人,元末明初官员,曾参加红巾军,后归附朱元璋,明代初期担任参知政事并辅教太子。
墓志铭上还介绍,傅氏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与她同葬的是大儿子张吉言,在她前面去世。万历年间,张吉言曾经在山西省大宁县做官,分管教育,官职相当于现在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因为墓葬遭到严重破坏,所以没有找到张吉言的墓志铭。
考古人员在对墓葬进行现场清理时,发现傅氏的木棺底部有一个七星图。
发现七星图,对于研究当时的墓葬风俗与服饰有着重要意义。清理完傅氏的木棺之后,在对张吉言的木棺进行清理时,考古人员发现这座木棺比他们想象中保存得要好很多。
随后,考古人员立即将张吉言的木棺运到了荆州市博物馆,今天凌晨,博物馆工作人员将这座木棺揭开。
据了解,这是湖北省发现的第一例母子合葬墓,而在全国,母子合葬墓都很少见,2007年8月,安徽怀宁县发现了一座清代的母子合葬墓,2008年9月,湖南长沙发现了一座清代的母子合葬墓。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考古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