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根据地货币是民国时期独具特色的货币体系,其中的纸币更是令收藏爱好者欲罢不能的一个板块。
据统计,从20世纪20年代革命根据地货币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存在不同发行机构、不同面额、不同版别、不同年份、不同印色的纸币1588种。但就目前出现的实物来看,品种远远多于这个数字。
晋察冀边区银行、北海银行、冀南银行、华中银行……光看这些名字,你脑中是否已经展开一张革命根据地地图?
细观各银行发行的纸币,你会发现通常可分为两类:标有地名的和不标地名的,后者可能印上“地方流通券”的字样。以冀南银行币为例,不加地名的通行版可以在根据地各区流通,而带有“太行”、“太岳”、“平原”等地名的地名版则多是当地政府为调剂货币筹码不足,经上级批准自主发行的,只能在各自区域流通,不得越界。
其中比较珍贵的是北海银行1946年的面值100元的纸币,一组5枚图案完全相同,印色各异,且正背两面的颜色搭配全无规律可循。北海银行币是区币中最重要的一种,其历史、品种、版别之纷繁复杂,令许多藏家终其一生为之着迷。而北海银行币上颜色搭配之丰富,可以说是特定条件下赶上什么用什么的典型代表。
字轨的丰富也使得革命根据地纸币收藏乐趣十足。拉丁字母、天干地支,这都是我们通常概念中纸币上可能出现的字轨,不过在那个特定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把一些整句的口号逐字拆开,用于给纸币排序,充当字轨。能将整套字轨集全,是许多藏家梦寐以求的事情。
钱币收藏之所以让人欲罢不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其背后精彩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