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大漠寻源-为了忘却的拾遗 古丝绸之路巡礼—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班作品展
http://www.socang.com   2010-04-01 17:13   来源:

      展览日期: 2010年4月2日—5日(4月2日14时开幕酒会)
       地  点: 美术报画廊(杭州四宜路25号)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
      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
      学术主持:朱卫东
      艺术顾问:翁震宇 杨 林
      艺术总监:张敏杰
      教学指导:王雄飞
      展览策划:傅义坤 孙兆勇


 传承赋彩


      中国绘画的“赋彩”观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丹青艺术。明代画家文征明曾曰:“余闻上古之画,全尚设色。”《说文解字》曰:“丹”者“巴越之赤石也”;“青”者“东方色也”。“丹青”以“赋彩”的功能诠释了中国古代早期绘画的观念与面貌。《晋书•文苑传》记载顾恺之善画曰:“尤善丹青,图写特妙。”
      漫漫绘事,千年传承,丹青艺术融汇了华夏多民族的文化风格和艺术元素,广布于院廷、民间、佛道儒释之绘事,影响惠及域外,其传延虽几经起落变迁,但流脉始终未断。
      在近现代中国绘画史上,“赋彩”观也曾被不断变革与创新。上世纪初叶,国立艺专的先师们将西方印象派的色彩语汇引入中国画的传统教学中,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色彩语系,赢得了众多的欣赏群体,也启示了后人沿着这条思路,以开放的姿态吐纳域外艺术的色彩意识,拓展了中国画的新境界。
      时至今日,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的岩彩画研究创作班,一方面旨在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来研究、探索、实践岩彩这一源自华夏古老丹青艺术的新教学模式的尝试,将传统的“赋彩”观在当下创作的境遇中继续传承发扬。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在人与自然、科学、社会和历史的遭遇、对话中,结合岩彩理论体系和材料学、色彩学的研究,使岩彩以材料媒介的特殊美感和丰富的表现手段,来提升绘画语言的多样性、现代性,使之具有诠释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优越性,凸显绘画更为开放多元的视觉传达手段和效果。
      “传”者“逐也”;“承”者“受也”。在追逐历史的足迹中担负起传承与创新的责任,让岩彩艺术在现代人文精神的引领下,面向实践、面向创新、面向社会,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
                      翁震宇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岩彩画研究所学术顾问组:

      宋建明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王  赞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 
      顾生岳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
      王伯敏  (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教授)
      侯黎明  (敦煌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
      徐永明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研究院院长) 
      花平宁  (甘肃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所长)
      肖  军  (山西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馆长)
      王建岐  (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壁画真迹库研究员)
      高永隆  (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美术学院岩彩画系主任)
      市川保道(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副校长)
      荒井经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壁画修复保存学教授)
      潮江宏三(日本京都艺术大学校长)
  
      岩彩画研究所所长:王雄飞

  现代岩彩画的特点:

  ■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等人为的障碍而更具世界性。
  ■受各门类艺术的影响更趋密切,明显地带有实验性。
  ■提倡继承传统,走出传统,审美上追求多样化。
  ■创作思想自由开放,敢于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
  ■创作手法多样化,超越固有的观念与模式。
  ■在内容和形式上深受现代绘画思潮的影响。
  ■材料运用以粗细颗粒变化的矿物色为主,并可以结合任何材质共同使用。[JF:Page]

继承•开拓•创新

■蔡光明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岩彩画研究创作班研究员

      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岩彩画研究创作班在继续教育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中国岩彩画学科开拓者王雄飞教授的带领下,立足中国岩彩画的文化传承,开拓岩彩画在高校办学、研究、创作的新机制,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岩彩画研究创作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一学期在强化训练美术创作基础之后,大量吸收不同文化的艺术元素,为了使岩彩画创作体现出中国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涵和气派,为了让衰微千年的岩彩艺术得以继承、开拓和创新,“传承赋彩,研究、探索、实践岩彩这一源自华夏古老丹青艺术的新教学模式”(翁震宇《传承赋彩》),王雄飞教授亲自指导大家学习和创作,又带领大家赴上海大学与日本京都艺术大学举办“中国岩彩画与日本画关系论坛”,接着又带领同学们行程万里考察了山西永乐宫、西安唐代墓室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新疆克孜尔等地的壁画、文物和历史古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岩彩画研究班严肃对待、深入研究、大胆探索、认真创作的一幅幅岩彩作品在2009年12月北京展出时取得了很大的肯定和赞扬,同时在中央书画数字频道播出,《美术报》、《岩彩艺术》等报刊及有关媒体也给予了报道。

      在新学期里,为了使岩彩画创作“提升绘画语言的多样性、现代性,使之具有诠释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优越性,凸显绘画更为开放多元的视觉传达手段和效果”(翁震宇《传承赋彩》),学院一方面为岩彩画研究创作班聘请了台湾台中教育大学岩彩画家高永隆、日本筑波大学朝鸿,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张乐,十一届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孙震生,中国人民大学洪涛、日本爱知艺术大学台湾画家廖瑞芬,日本东京学艺大学俞旅葵及日本多摩美术大学副校长、著名岩彩画家市川保道等教授来班授课。另一方面,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与中国美术学院岩彩画研究所将于2010年4月2日在《美术报》画廊共同主办岩彩画研究创作班春季精品展,2010年7月将在杭州、北京两地举办岩彩画研究班结业汇报展。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岩彩画研究创作班在中国美术学院这方热土、这方圣土、这方殿堂,正在继续不断地继承、开拓和创新。

  路很长,我们在路上••••••

      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岩彩画研究创作班招生

      中国美术学院创建于1928年,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综合性国立高等艺术学府,是第一所实施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教育的美术教育机构,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

      岩彩画是以矿物颜料为媒介的中国传统绘画重要表现形式,正是目前中国绘画发展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其艺术宗旨是强调现代感和时代特征,强调岩彩的材质美感和独特的构成观念,特从材料角度命名,提出中国岩彩画的新概念。岩彩画作品在全国性大展中频频入选并常获奖项,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为提高岩彩画创作质量,形成系统深入的完整教学体系,使岩彩画能够打造一个高层次的创作与研究平台,对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专业美术工作者,满足其继续深造的愿望,为此中国美术学院在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了中国岩彩画研究创作班。由岩彩画学科开拓者王雄飞教授为领衔导师的中国岩彩画研究创作班面向全国招生。

      中国岩彩画研究创作班以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力量为后盾,丰富的师资队伍为依托。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完备的教学和生活设施,集学习、生活、食宿于一体,是培养中国优秀岩彩画家的基地。

      招生对象:有志研究中国岩彩画的美术专业工作者,要求综合绘画基础强并具有较好的文化素养。

  师资队伍:由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师、教授担任。
  学  制:脱产一学年(二个学期)随时报名。
  提供报名材料如下:
  填写详细准确的学生登记表(此表向我院索取或从我院网站下载www.zgmsxycj.com)。[JF:Page]

蔡光明 净界之·空不异色

刘祥顺 千佛

 

市川保道 涧

廖瑞芬 漂

龙剑 风景

申古博 邻居的歌声

 

孙震生 回信

王雄飞 敦煌印象

文艺 幽谷

俞旅葵 白色的魅力

员百林 听

张乐 階梯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