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画院“抢救性发掘”潜力股叹现存体制寻才不易
http://www.socang.com 2010-03-15 10:50 来源:
“我们画院新进的一位画师,他原来只是瑞安的一名普通的农村老师,连当地的美协会员都不是。但他是一个很优秀的“潜力股”,而把他引进的过程让我很感慨。”近日,在省内美术界的一次会议上,浙江画院院长孙永连连感慨基层美术界现存的体制让很多出众人才失去出头机会。
孙永说,浙江画院最近吸纳了一位普通的农村中学美术老师为正式画师,这位画师先前在瑞安的一所乡镇中学教了20年的美术。5年前,他因幸运地替补他人参加建德的一个小型画展,刚好被孙永碰到。令孙永奇怪的是,5年前这位画山水已经到了一定层次的农村老师,竟然连当地的美术家协会会员都不是。
为了能给这位农村教师机会,孙永后来把他吸纳为浙江画院的见习研究员。见习研究员并非是浙江画院的正式画师,只是跟着正式画师一起学习、活动的“编外人员”。不过,这位名叫余昌梅的画师因为自身的刻苦努力,得到了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的全票通过,终于转职为正式画师。
在跟余昌梅5年的接触中,孙永深深感到现行体制下最底层画家的艰辛之处。“我做过全省很多画展的评委,有市级也有县级的,但是这些画展往往第一届是哪些人参加,第二届还是这些老面孔。新人特别是最底层的美术从业者想要加入圈子,首先看的是关系,而不是水平”,孙永表示。
孙永说,浙江画院现在正不拘一格地寻找人才,像余昌梅这样的基层美术工作者都是他们关注的对象。他经历过这件事后感慨的是现有体制下寻找人才的不易:“美术老师参加画展的机会少得可怜。余昌梅最后能到画院来,是因为我5年前给他留了张名片,对他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但更多的余昌梅,该用什么方式去发现呢?”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浙江画院 画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