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繁华背后尴尬 南昌古玩市场开始走"下坡路"
http://www.socang.com 2009-09-28 10:11 来源:
9月26日上午,由省文化厅主办的“新世纪江西考古成果展”在省博物馆内开展,一件件出土的珍品吸引着多家媒体和众多市民的关注。就在离此几百米远的滕王阁附近,滕王阁文化艺术品交流大会进入第3天,虽然吸引了众多卖家摆摊设点,但繁荣的背后,却是看客多买家少的尴尬局面。
表面繁华
滕王阁文化艺术品市场是全国品牌市场。在交易市场,记者看到,古玩商的摊位沿着仿古街一直摆到了凯莱大饭店前门路口,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仿古街两侧竖满了来自各地古玩商会送来的横幅贺语,不少卖家专门从上海、辽宁等地赶来摆摊。
“秋季凉爽,出来看宝、淘宝的人也就多了。”一位来自修水的古玩商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大型交易会每年会有4场,也就是一个季度会举办一次,平日每逢周末也会有一些交流会,但是规模相对较小。
看到整个露天卖场都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的景象,记者找到了江西滕王阁文化旅游艺术品市场古玩城的副总经理张家勤,然而从他的口中却听到了与表象相左的声音:“市场的有效成交率偏低,真正的买家并不多,和前些年比起来南昌古玩市场在走下坡路。”
交易低迷
随后记者在市场上一些古玩经销商处再次验证了交易低迷这个结论。在一个摊位前面,记者看到一男子拿起一块长条布套打量了半天最后还是放下了。经了解,这种布套是清代的一些有身份的人用来装扇子的,而刚刚那人看的那块布套是乾隆年间流传下来的。这位来自九江修水的摊主和记者说,本以为今天周末能做上几单生意,可坐了一上午眼看赶上收摊时间还是一件没卖出,用他的话说就是“今天又打了一个赤脚”。
交流会上超过半数的摊主都是本省农民,主要靠赚取两地差价为生。所售藏品大多来自农村,产品档次低,利润微薄,许多摊主连差旅费都赚不回来。滕王阁旁蕴辉堂的店主郭先生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较之沿海发达城市,江西古玩市场规模比较小,购买群体较弱,普通消费者对艺术品价值认识不足。相比之下邻省浙江一带,他们一天的摊位费是南昌这边的4倍,仍能吸引我省不少古玩经营商到那边去赶场。
鉴赏不易
同样在仿古街上经营古玩的夏先生忧心地说,南昌古玩市场看上去繁荣,摊位也比以前多,但真正买东西的人却明显少了,就是因为假货多了。据他介绍,滕王阁市场上的古玩除少量传世品和出土文物外,有不少是仿古制品。
记者在古玩街采访的一个小时里,至少有10多位自称是文物鉴赏专家的人过来叮嘱:“千万不要随便成交,要买什么叫上我。”一些摊主告诉记者,以前,收藏爱好者都是到专家那儿要求鉴赏,现如今他们主动出击,在古玩露天市场兜揽业务,其中不乏滥竽充数赚取鉴赏费的投机者。
赝品泛滥,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目前文物古玩鉴赏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状况。专家认为,应多和周边一些地区进行古玩相关的交流往来,市场需要的就是交易和流通。古玩市场成交率低下的表象下实质是市场如何规范、如何管理的问题。仿品并不可怕,可怕是对仿品、对市场、对自己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规范市场的关键在于提高文物古玩的鉴赏水平。要做到这一点,还要靠收藏界同仁共同努力,驱散眼前的迷雾,还收藏界一片蔚蓝的天空。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南昌 古玩市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