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不随波
马广彦曾经出版了一本书,书名是《说瓷论藏》。书中收录了近年来他所写的收藏专著,堪称一本既通俗又科普的知识读本。马老先生原本是一位大学哲学教授。1998年从大学退休后,开始了瓷器收藏。
马广彦的收藏之路,是从刻苦研读资料开始的。从最基本的去伪存真之后开始逐渐转向瓷器的美学研究,在瓷器收藏方面,可谓痴心一片。
最初,冯先铭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不易买,马广彦不惜工夫花钱复印来学。耿宝昌的《明清瓷器鉴定》,他逐字逐句精读了四遍,甚至连书中29处错别字、图文不符等印刷错误也一一指出。
熟读著作的同时,马广彦更懂得深知“实践出真知”,不“惟书是从”,常常出入古玩市场,结合实战来提高鉴藏能力。
专家“相信而不迷信,尊重而不盲从”。一次,某位学者在论文中谈到,宋代影青碗底部不施釉。他经过反复研究认为,民用低档品不施釉,而景德镇高档影青碗却在北宋和南宋时就有足底平切、施满釉再用垫饼在底心垫烧的,并拿出两只如冰似玉的实物来印证。
马广彦坚持:别人的道理能说服你,就应敢于“自以为非”;别人的道理说服不了你,你就要敢于“自以为是”。正因为多年来有这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著名书法大家卫俊秀先生特地写了一帧“金石不随波”的条幅赠勉。
让马广彦自豪的是,儿子马平在他的影响下,也开始迷上古陶瓷。痴迷程度绝不亚于他,父子俩经常为瓷器上的一个疑点争得脸红脖子粗。马平的鉴藏水平也越来越高,使得收藏界有了马氏父子共论瓷片的佳话。
藏品背后的故事
“每一个藏品背后都能找到一串故事。”从开始涉猎瓷片收藏到如今拥有上万件瓷器藏品,马广彦可谓感触多多。
10年前,马广彦父子在北京琉璃厂的一家古玩店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康熙时期的一只有点破损的青花“饮中八仙”纹八棱大碗,当时两人掏遍全身,总共就407元钱,后几经讨价还价,没想到最后还成交了。
另一件藏品的收藏就更有意思,半只黑釉油滴碗,当时的藏家说什么也不愿意转让,于是马平用一辆八成新的摩托车外加800元钱硬是换来了。马广彦说:“这件藏品是北方的黑釉油滴,十分罕见,花这么大代价绝对值。”
更有趣的是,儿子马平还用一个价值1000多元的皮包换了小拇指大小的、一件非常珍稀的耀州窑出的五代时期的鸡首壶嘴。
有一年春天,马平在古玩店发现一件五代耀州窑天青釉鸡首壶,虽然仅是只连带着一小片壶身的鸡首壶,但鸡首双眼灵动、引颈长鸣,釉色如冰似玉、纯净无暇。巧的是,店主也非常喜欢,经常拿出来把玩。虽然和马平相识多年,但任凭他费尽口舌就是不肯相让。后来店主指着马平的鳄鱼真皮包,开玩笑说,除非拿它来换。马平当下就把包递给店主。店主被他的真诚所感动,表示愿意以鸡首壶残件所值之价相让,但马平为表诚意,坚决把皮包塞给了店主。事后,马平笑着说:千金散尽还复来,片瓷错过何处寻?
古玩行过去有个习惯,买了“打眼货”(即赝品)只是偷偷一藏,绝不声张,更忌讳别人再提起。马广彦却相反,买了假货照样摆在明处,一是当做激励自己和提携后进的反面教材;二是坚持实践标准,给其他人以一个警示。
创建民间瓷器博物馆
收藏界有个陋俗,好的东西深藏不露,秘不示人。但马氏父子的所有藏品,藏友们均可上手观看。
有一次,马广彦以极低廉的价格买到一件完整无损、品相极佳的晋朝古瓷,正在醉心欣赏。一位初学的藏友提出想要,并说愿意加钱,他二话没说,坦然相让,一分钱也不多收。也许正因为诚恳热心、乐于助人,他结交了极为广泛的藏友,这使他的古瓷收藏如虎添翼。如今,很多瓷器收藏家都愿意去悟淘斋,拜访马氏父子,有时会带上自己的得意收藏,互相把玩。
如今,在西安,马广彦父子一手创办了民间专业性古瓷标本博物馆——悟淘斋民间博物馆。每周免费开放三次,方便市民参观学习。这个占地仅仅40平米的博物馆,装载了马广彦十几年的收藏心血,博物馆面积不大,但展品却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古瓷器和残片摆的整整齐齐,上至东汉,下至明清民国,跨越历史两千多年。
为了瓷器收藏,马氏父子的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去了无数次博物馆,古窑遗址,而且还曾8次前往景德镇学习考察,收集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瓷片。马广彦认为,想要认识瓷器,就应该从瓷片开始,珍贵的瓷器残片就是最好的标本。
瓷片的收藏带给马广彦无限快乐,沉浸在浓浓的古陶瓷文化中。“在这里,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遗留的温度,徜徉在瓷器的世界里,人也沉静了很多。”
马广彦如今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将瓷器博物馆进入良性循环,让更多的人能走进来,走进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倾听瓷片的声音,理解并珍视这份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