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贵有铭文,或记刻工坊号,或刊砚主姓名,或即兴记事,或托物抒情,三言两语,草篆隶真;无论美丑,砚铭如同一张特殊的身份证,真实地记录着每一方古砚传承的情景;因此,古砚一旦有铭,就会身价倍增。笔者在长期收藏古砚过程中,尽管刻意搜求,仍然十难见一。其中,最早的是带小篆的汉代研磨器,最多最美的是清代文人砚,而备受笔者珍爱的是几方有准确记年款的宋代古砚。今天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一方弥足珍贵的北宋定情信砚,“淳化×年已遂领比翼之石”铭款、犀角罗纹龙尾歙青抄手砚。 此砚长过4寸,宽约2寸,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四面向底内收,为典型的长方箕形北宋抄手砚。推敲雕工,造型秀美,砚边挺直,砚岗饱满,砚面浅平,砚池深峻,简洁合度;砚底抄手呈半圆形挖空,磨制一丝不苟。侧视砚面、砚底,平中见曲,无论从哪一面通视,对面都在同一个变化的平面上,如此精雕细刻之作,在讲究实用、底部常留斧凿痕迹的宋砚中,不可多得。 握砚细察,本砚石色青碧,通体为极细罕见的犀角罗纹,细密处若见眉纹;晃动砚体,折光明显,在青绿色的石肌之中,有极细的鱼子银星和几粒淡黄的鱼子金星点缀其间,观之如丝绸般华美,抚之若绸缎般顺滑。与常见的歙青古砚不同,此砚甲刻不见印痕,握之稍久出水;敲之叮叮作响,如击罄石;手擦砚侧,犹有金属余音;这与苏东坡当年形容的优质龙尾砚:“瓜肤榖理,玉德金声”丝毫不差。近年来,收藏家们发现,出土的唐宋古歙砚普遍“千年金声化木声”,而且受葬俗和使用影响,大多伤痕累累;而此砚穿越千年,石质仍然至坚甚密,尽管砚堂磨痕清晰,而通体完美无缺,此砚的高贵品质和当年砚主人的宝爱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此砚最值得研究的是底部线刻铭文,分竖向三行,右侧是砚底中部的“彭老记×(似为‘耳’字)”,左侧为“淳化×年已遂领比翼之石”(×字为磨损不识),中间数字已无法分辨。此砚铭文虽然率性随意,但主要内容清晰,磨损包浆自然,风貌与常见的宋砚线刻铭文一致,从笔者过眼大量宋砚铭文的经验判断,应无后仿之嫌。古代男女奉礼守信,“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成连理枝”,“比翼”二字说明此砚为定情信砚无疑。从“遂领”二字来看,砚主人的爱情,当不是文友私定终身,而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明媒正娶,“彭老”应该就是刻铭见证的月老;第二行字极有可能提及砚主的身份,只可惜字迹模糊,难以考证。以前只从砚谱中见过“两方石质相同,形制相似,大小有别”推断为夫妻砚的记载,但有明确铭文记载的“爱情砚”,据笔者所知,这应该是第一方。 据史料显示,“淳化”为公元990-994年,赵光义当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当时朝廷右文轻武,文人佳丽辈出。同时代的诗人柳永在著名的《雨霖铃》一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以砚定情,当非凡夫俗子,此砚应该成双成对,只可惜岁月无情,昨日“比翼”相伴的宝物,如今天各一方,难见“连理”,宝砚在手,前贤难觅;这不能不说是人间和藏界的双重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