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需要回顾,需要总结。让我们从总结中获得经验,在回顾中发现方法。
一、环保新政出企业整顿忙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一些因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技术投入少、污染治理成本高或治理无望的企业,必然进行淘汰,实行关停并转。自2007年12月国家颁布节能减排政策以来,政府大力整顿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佛山陶瓷业的大规模整治以及外迁震动了整个佛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从政策出台到今年上半年,佛山一共关停陶瓷企业70多家,山东也关闭了40多家瓷砖生产企业。据今年4月召开的佛山市政府第八次陶瓷产业调整提升联席会议透露,佛山五区中,禅城区列入淘汰转移计划的90家建陶企业目前已完成44家,另外41家签约承诺在今年内关停转移南海区108家建陶生产企业已全部签字承诺按期关停转移,全部完成后目前遍布7个镇街的建陶厂将仅存于狮山、西樵两镇顺德区28家陶瓷厂,目前已有1家转产、7家关闭三水今年将关停剩下的6家立窑水泥厂高明12家陶瓷企业,今年将关闭8家,剩下4家实施清洁生产,确保达标。此外高明所有9家立窑水泥厂今年将全部关闭。
二、天灾接踵而至陶市变幻莫测
雪灾、5.12大地震以及接踵而来的南方水灾,让陶人难以喘息。年初的雪灾压垮了厂房、损坏了生产线。刚从伤痛中痊愈的陶瓷业又遇到了地震的严重打击和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降雨,这一切都致使原本是旺季的陶瓷市场一片冷清,许多计划被搁浅,许多希望已成失望,陶人的辛酸只有自知。
三、国家银根紧缩融资难上加难
由于国内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逐步加大、境内流动性过剩的疏导压力仍然很大以及银行体系资金仍总体充裕等原因,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的要求,要求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截至08年4月,央行几次加息,这直接导致了陶瓷行业的依附行业房地产业的压力大增,同时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加上搬迁、建厂等一系列事宜都需要借助银行融资,而银根紧缩,对于此时的陶瓷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升值与退税出口内忧外患
7月10日,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8591,再创下年内第50个新高。至此,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近6.5%,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8.24%。同时加上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调低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商品的出口退税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据悉,截止08年上半年,我国只有一成左右的建筑陶瓷出口海外,日用以及卫浴也刚过十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我国大多企业出口都是贴牌生产,这就导致了利润超低。
五、原材料涨声再起企业有苦难言
截至2008年6月,我国燃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其中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提升,陶瓷化工原料上涨20%~30%包装材料上涨2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上涨11.4%其他工业原材料以及半成品上涨12.4%。除此之外,人力成本、物流费用等居高不下,必然导致产品涨价,但陶瓷企业面对终端消费者,却是涨也不是,不涨也不是,可谓有苦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