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毛犀复原图资料片
村民打井时发现的三块奇怪石头让一个有100户居民的小村庄瞬间哗然。
前日,辽宁省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沈阳市康平县两家子乡田家村坑西组发现的三块化石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文物,沈阳的考古史又向前推进一步。
专家鉴定,这是披毛犀下颚骨、肱骨化石和有明显人工加工痕迹的骨器化石,其中披毛犀下颚骨化石(如图)还带有牙齿。
有专家称,这是距今一万年以前的披毛犀化石,骨器化石也可以证明一万年前有人类在此居住,“这也是该文物发现的最有价值之处”。
昨日中午,当听说记者是采访化石来的,44岁的田家村村民张连玉语带自豪:“你们找对人了,就是我挖到的!”
3月8日,他和亲属在妹妹家后院打井,打到10米多深时,突然发现一块石头:部分断面呈现出蜂窝状、有3颗牙齿、牙冠边缘呈蓝色透明状。“我还以为恐龙化石呢!”张连玉高兴了一个晚上,但最后还是决定交给政府。
“专家告诉我们说,这头牛死的时候,人类还不穿衣服,天天就靠吃这些野兽的肉活着。”张连玉转述文物专家说法,土层中保存的很可能是个完整的披毛犀个体,它肯定是在沼泽地中溺水而死,而且不排除这个区域存在成群披毛犀化石的可能性。
“如果要把整头牛挖出来,就得挖一个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深10多米的大坑。”张连玉说,政府已经通知他要继续发掘。记者 周立德 文并摄
披毛犀什么样
披毛犀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狩猎对象,已知的披毛犀化石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生活时代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傅仁义说,这种生物体长约5~6米,体重一般是4~5吨,是一种性情温顺的大型食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