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展示已修复完工的战国时期锅具 有的青铜器一碰就掉渣,有的青铜器直冒“脓疮”……昨日,记者从市考古所文物修复保护中心获悉,200多件在涪陵小田溪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器,都已在文物专家的手中修复完毕,这一秘密修复过程耗时整整5年。其中,专家意外地“拼”出了一个战国时期造型奇异的锅具,可见2000多年前的巴人贵族也懂得追求生活乐趣。
湿润气候腐蚀青铜器
“因为峡江地区的地下文物很多在出土后,与氧气接触,青铜器大多损毁严重。”据修复中心顾问张光敏介绍,这200多件青铜器很多患上了“癌症”,由于重庆地区的气候湿润温暖,所以出土后腐蚀程度特别严重,上面满是有害锈迹,直冒出像脓疮一样的泡泡,像患上“癌症”一般,要用蒸馏水清洗,然后根据症状放入酸性或者是碱性药水中清洗。有的青铜器表面薄得像纸片一样,就像酥饼,一碰就层层往下掉,修复难度非常大。
“癌症”青铜器复活
患上“癌症”的青铜器经过清洗后再拼接起来,然后塑形,对于缺失的部分用高分子材料补充,打磨,再上色,修复专家就像医术高明的医生,通过高超的医术,让一件件青铜器“复活”。据了解,三峡博物馆中的青铜器展品都出自于张光敏之手,包括战国编钟、鸟型尊等。
据专家介绍,这200多件青铜器全部都要入库,保持恒温低湿,呆在真空环境中。考古所将来也会建起装备有空调、除湿机、真空机等先进设备的文物库房,专门保管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恰当的时机向市民展出。
巴人贵族煮汤“吊起吃”专家猜测在烫火锅
文物专家介绍,本周最后一件修复的青铜器完工,竟是一口造型奇异的大锅!“这样的釜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文物专家表示,这一个体积特别大,而且设计独特,盖子上面有精美的花纹,锅沿上分别有两根精细的链条,同时盖子居然也用链条连接在锅身上。
专家分析,墓主地位应该不一般,可能是巴人中的贵族,而且具有“创新思维”,富有生活情趣。专家介绍,这个锅是用于煮东西的,使用时,不是像一般的锅那样直接放在“灶”上,而是用链条吊着,挂在横梁上,下面燃起火。也有专家猜测,可能是当时的火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