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现场海报
(中国收藏网记者 谢蕙)今天(12月7日)上午10时,“浙江版画名家邀请展”在浙江展览馆东二楼开幕。此次画展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汇集了浙江版画界老中青三代共42位版画名家的作品。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张华胜等数十位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典礼。
嘉宾剪彩
开幕式-许江讲话
嘉宾致词
现场参观者
现场照片
虽然开展时间在工作日的上午,但现场依旧人潮涌动。浙江版画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一斑。中国的当代版画发轫于鲁迅的时代,纵观浙江版画的发展,在过去的岁月里,浙江版画曾以革命的英雄主意和理想主义为旗帜,承担起自己对历史的责任,而现在,浙江版画则多通过静观、思辩、内省、警示、批判等多样的方式,来回应现实社会的变革。迄今为止,浙江版画的发展成绩足以让浙江的版画家们自豪。
版画是一个与印刷技术发展同步演进与不断扩容的、吸收性强、性格活泼的画种,在今天的版画创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类似于照相技术和数码技术这样的现代科技手段,从这个角度而言,未来的浙江版画是否能在整体面貌上,更多地呈现出与版画的活泼特性相符的、活泼的进取态势和面貌就变得颇受期待。
现场作品:
锦灰堆之拾瓦小集-木版水印
飘零-木版画
红河-县城-木版画
折射之二-木版画
展览信息:
主办单位: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浙江展览馆
开幕时间:2007年12月20日上午10点
展览地点:浙江展览馆东二楼
展览时间:2007年12月20日-2008年1月6日
附录:
媒介与摆渡
许 江/文
惚又一年,“浙江名家”已是第三回。
这一回是版画。国画讲笔墨,油画讲形色,版画隔了一层版,用力用情,都加了一道分量。正是这层版,承载造型的匠意、孕育制版的趣味,却又等待和开启着印制的枢机。只这造型、制版、印刷,就带出诸多技艺的含量,直把版画与书籍印刷的作坊相连,又与近现代的平面传媒紧紧地勾兑在一块,成为读文读书时代图像传播的骄子。
在中国,艺术家独创的版画,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青年艺术运动,更得益于鲁迅先生的倡导。当时国立艺术院的“一八艺社”等青年社团,便是早期新兴木刻创作的重要队伍。没有一种画种像版画这般,一方面作为批判的武器,直接承担社会斗士和民族救亡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作为武器的批判,构成自我变革的创新力量。在那个年代,那“向木之刀”,从解放区到国统区,镌刻着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豪情,雕画出战争纷乱年代中国艺术最感人的篇章。50年代,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集中了一批从火热斗争中走来的优秀版画艺术家,继承新兴木刻的传统,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版画系。半个世界的薪火传承,那木刻之刀,已然构建了版画艺术研究的独特体系,演练成多种学术的方面和多版种的结构,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版画传人。他们以今古人文的广阔视野,以诗意凝练的形式方法,以浓厚清淳的乡土情调,以思辨而隽远的文人传统,以炽烈而坦承的变革理想,形成一支中国版画的生力军。这里展出的版画名家,正是他们中的中青年代表。
版画之版,如此重要,却又几乎是最后成品之外的废墟。在制作的过程中,这版却始终如若镜像。这反像呈象的如镜之像, 着“版”字的造字天机,又孕着版画的所有的秘密。一方面,版画家从这里洞见了可见之像,并形成某种取像模型的风格重现;另一方面又从这里预察尚不可见之像——印制的呈象,并为之留下空间。这种可见与尚不可见之间的“摆渡”,可是媒介的动人之处?那反像之像与印制的契机恰如一个暗箱,期待版画家用心血、用岁月去慢慢揭开。
看如今,以电子数字媒介为主的技术文化迅疾发展,那些动像的绚丽发亮的奇观,诱着众人的眼球,传统的凝视静观渐成累事与专家之事。前述的那种版画媒介的暗箱正被技术的便利所取代,同时被取代的还有那种可见与尚不可见之间的谜一般的“摆渡”。坚守这个“摆渡”,并赋之以永远的诗意,正是今天版画家的责任,也是技术文化从中汲取的根源性精神养料。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小重山》)版画家们以令人感佩的人文热忱,坚持着精神执守和技术更新的传统。在展出的版画名家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精神的传承和风格的变化,更看到坚守这种“摆渡”的新一代的使命,及其呈现出来的新时代的视野和拓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