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重返货币搭建的时空隧道(上)
http://www.socang.com   2007-11-27 11:28   来源:
在一度钱多之地上出现“不爱钱”三个字,便有了种自我警示的喜剧效果。

 

  广东钱局

  心灵地图

  每个人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和钱币打上交道,谁会想到,手中的一张钱币,记录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从秦始皇统一货币开始,中国的钱币就开始了长达近两千年的发展。唐朝,出现铸币,宋代,出现私人钱庄和以契约形式出的纸币,元朝,纸币获得官府的承认并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中国最早的机器制币,却是等到清朝末年才出现。张之洞任两广总督时,向英国订购了一批造币机器,建立广东钱局,从而开始了中国机制银币的历史。这一次变革,也被钱币学界广泛认为是中国钱币史的第三次革命。

  张之洞为什么要创办广东钱局?在他之前,林则徐提议过,但不被接纳,清政府也多次反对他的建议。这一项是当时不被上级领导赞许的项目,他却是尽力去做了,甚至在他即将离任广东的时候,也最后一次请求开铸银元,最终令中国银元顺利铸造。广东钱局成为后人评价张之洞的一大政绩,在当时,张氏办钱局,也许不仅是出于一个实业家的思考,而且也是一个爱国爱民者的努力。

  但是张之洞毕竟无法解决当时币制混乱的问题,也无法阻挡历史发展的进程。清政府下台后,各地军阀混战,中国历史上货币最为丰富,或者说是混乱的年代也从此开始。各地政权、军阀争相发行货币,以此掠夺巨额财富。在民间钱币收藏家池振南先生的家里,我看到了近代中国历史上五花八门的各种钱币。外国银行发行的货币、各地政府发行的货币、各种军政权发行的货币、日军侵华时发行的军票、各地解放区的货币等,其中民国时期接连发行的法币、金元券、银元券,在短短几年里造成货币迅速贬值几千万倍,据说当时新疆有货币面值竟高达六十亿。

  张氏如泉下有知,可能是涕泪满襟了。

  透过这些由货币搭建而成的时间隧道,突然看到百年中国的沧桑岁月。这段由乱而治的历史,记录在各种小小的货币里,也将不会被人们所忘记。

  前世回放

  背景:不让洋人占中国人便宜

  关于张之洞创办广东钱局的历史,现在大部分史料都认为是光绪十三年,也就是在1887年开始。但是在近年里,也有学者对此提出怀疑,著名的钱币界学者王贵忱先生经过详细考证,断定张之洞创办钱局应该始于光绪十二年。这一论说也已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当然,讨论广东钱局的创办年限并不是我们的主题。但是回顾近代中国的历史,却让人倍增感叹。晚清年间,外国殖民者开始在中国设立银行,并向中国发行银元。当时中国除了使用铜制的方孔钱之外,也使用银锭,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早已出现许多弊端。而殖民者所发行的银元含银量很低,只有80%左右,我们银锭的含银量却相当高,通过这样不平等的交易,殖民者在用银元交换银锭的过程中占了很大便宜。并且由于银锭难以携带,使用起来难以确切判断价值,相当不方便。因此,外国银元在中国南部,特别是广东、福建等地流通甚广。许多民间收藏家还收藏着一些当年的外国银元,最常见的是一种墨西哥银元,因为币面有立鹰图案,被人们称为“鹰洋”。

  为了抵制外国银元,清政府中开始有了自铸银元的呼声。早在张之洞创办钱局前五十年左右,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曾提出自制银元,但清政府不同意,认为“大变成法,不成事体”。当张之洞也提出创办广东钱局时,他吸取了林则徐的教训,先向清政府提出要购买机器制造铜币,作为铺币使用,解决铺币不足以及民间私制币泛滥的问题。于是朝廷终于允许了。

  中国钱币史上第三次革命 

  按王贵忱先生考证,在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洞向朝廷上奏中称,“择地于东门外一里之黄华塘买地八十二亩有奇,贴近东濠,加宽开深,便于转运,照图建厂。至本年二月间厂房落成,所有机器亦陆续安设齐备,于四月二十六日开炉设铸。”据说当时机制铜币工艺精巧,图案精细,深受民间喜爱。而且从这些铸币流传下来的数量之多看来,当时所铸铜币数量不会少,张之洞在奏折中称每天可以铸钱260万个之多,是否达到不得而知,但肯定不会少。

  当年,张之洞创办钱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铸造银元,以抵制外国银币。据后人考证,张之洞在没有得到清政府的同意之下,也已开始铸造银元。为了使中国的老百姓喜欢使用中国银元,最早制出的银元重量是七钱三分,比七钱二分重的外国银元重了一分,背面是盘龙图案,币正面有“光绪元宝”四字,考虑到与国外通商需要,在四字之外刻上说明银元重量大小的英文。这种银元成色高,图案很精美,重量也比外国银元重,老百姓纷纷把银元收藏起来,同样不利于流通。而后,钱局将银元改为七钱二分重,外形仍然不变。但也有人认为在“光绪元宝”之外围上英文字母,不合国体,堂堂大清皇帝怎么能被外国文字包围呢,于是再次改版,将英文移到背面盘龙图案外围。而之前所铸的银元被俗称为“七三反版”和“七二反版”,成为现代钱币学界中的珍品。

  经过两次改造,银元的样版基本确定下来。于是,张之洞在光绪十五年离任两广总督一职之前,最后一次向清政府建议开铸银元,这一次,他成功了。第二年,在他离开广东后,他的继任者李瀚章正式开始铸造银元,除了这种七钱二分重的银元之外,还增加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等四种,成为后人所称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五种币值的银元。这一套银元终于成为晚清银元的典型规范。

  广东钱局创办之后,对整个中国钱币发展的影响很大。自此之后,湖北、四川等地相继学广东创办钱局,铸造银元。从此结束了几百年来使用银锭的历史。当然,由于地方割据,各自为政,各地争相滥铸货币同样影响了币制的统一,后来清政府不得不成立国家的钱局,并将广东钱局列入国家财政部门属下。但币制紊乱的情况一直到民国时期也没有得到改变,这已是后话。

  无论如何,张之洞在广州所创立的广东钱局,吸收了西方铸币的先进技术,向英国购置了造币机器,率先开创机器制币。钱币界的学者认为,这是继秦始皇统一货币、唐朝铸开元通宝钱之后,中国钱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先进的制币技术,在光绪后期取得了成功。从此,机制币全面进入我国货币领域。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货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