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冠号鉴赏
http://www.socang.com   2007-11-20 13:16   来源:
 人民币纸币上除了汉字、少数民族文字、汉语拼音及第四套人民币主币上增加的盲文外,还有用以控制各种票券印制数量和防伪作用的冠号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和印制数量的批号。中国历史上各银行印制纸币时,所采用的冠字不尽相同。旧中国中央银行印制的关金券、金元券、东北九省流通券等,采用一个或两个英文字母(A、B、C、D等)作冠字;日本侵华时期的伪满洲中央银行、蒙疆银行等印制的的伪币,采用一个或两个阿拉伯数字(1、2、3、4等)作冠字。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纸币,前三套均使用两个或三个不同的罗马数字(Ⅰ、Ⅱ、Ⅲ、Ⅳ等)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沿用改成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号码也是表示票券印制数量的编号,是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般采用阿拉伯数字排列号码,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会出现重复。从钞票的号码位数上可以看出该组冠字所印票券的多寡,即位数越多,印制数量越大,反之印制数量越少。从各套人民币票券看,人民币号码有六位、七位和八位之别。下面分别就五套人民币的冠号特点进行一些比较分析。

一. 第一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一套人民币由于诞生于战争年代,印刷分散技术千差万别,票券质量也参差不齐,票种多,版面杂,设计思想也不统一。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不一致,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

  1.冠字号码均在票券正面,且冠字号码分离,平行分列在票券的左右上方,其中冠字括在角括弧内。但60种票券冠字和号码排列顺序不同:其中57种票券冠字在左,号码在右;2种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和1000元推车耕地票券)号码在左,冠字在右,这两种票券均由东北银行所属厂印制;惟有1种票券(1元的工农票券)只有冠字而无号码,两组相同的冠字平行分列在票券左右上方。

  2.冠字号码的颜色有红蓝之分。60种票券中有58种票券的冠字和号码为红色,只有2种票券(100元的工厂票券和100元轮船票券)冠字和号码为蓝色,且这两种票券的票面颜色均为红色。

  3.冠字均为三位罗马数字,但号码却有6位、7位和8位之别,即便是同一票券也有号码位数不同的。例如:50元的列车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分别有6位和7位号码之分;50元的工农票券、100元的轮船票券分别有6位和8位号码之别。

  4.号码字体有差别。不但是不同票券之间号码字体有差异,即使是同一票券号码字体也有差别,例如:10元的锯木犁田票券、100元的耕地工厂票券、100元的北海桥(黄黑色)票券、200元的佛香阁票券、500元的正阳门票券、1000元的耕地票券等,均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号码字体。

二. 第二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二套人民币全套设计完整统一,民族风格突出,无论从票券主景选题上,还是在颜色搭配、票幅尺寸分档以及防伪措施等都绞统一、合理。因此,表现在冠号上也较统一、协调。

  第二套人民币打破了第一套人民币冠号分离的格局,冠字和号码相连,各种票券冠字和号码位数全部相同,均为三位罗马冠字、七位号码,冠号颜色亦均为红色。但分、角、元券冠字和号码位置分布不同:分券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右上方;角券也为一组冠号在票券左上方;元券却是两组相同冠号,平行分列在票券下边两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81年7月15日,为缓解硬分币紧缺的矛盾,稳定金融秩序,重新发行了第二套人民币中1953年1分、2分、5分纸币,但这次发行保留了冠字,取消了号码,现在收藏界称其为“无号纸分币”。元号纸分币的冠字如果细细研究很有特点:(1)冠字位数有三字冠和二字冠之分,三字冠先发行。1分券即有三字冠又有二字冠,2分券和5分券只有三字冠。(2)冠字字体有大不之别。1分券有小三字券、大三字券和大二字冠三种;2分券和5分券只有小三字冠和大三字冠两种,小三字冠先发行。(3)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排列规律。无号纸分币的冠字意义是:相同的罗马数字并列,表示相加,例如:Ⅰ=1、Ⅱ=2、Ⅲ=3、ⅩⅩ=20;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前边的小于后边的,表示后边的减去前边的,即大的减去小的,例如:Ⅳ=4、Ⅸ=9;不同的罗马数字并列,后边的小于前边的,表示两数相加,即大数加上小数,例如:Ⅵ=6、Ⅷ=8。据有人研究统计,无号纸分币的冠字已发现518种,其中1分券328种(三字冠234种,二字冠94种),2分券129种,5分券61种。为配合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最近又新新发行一种ⅠⅡⅢ号1分券,其冠字排列完全不同于上述1分券。

三.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三套人民币从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券开始,到1974年1月5日发行最后一枚5角券止,前后经历12个年头,如果按其实际流通时间计算竟达30多年,是发行持续时间和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由于该套人民币流通时间跨度长,发行量大,印制次数多,因此,其冠号也千变万化,表现在:

  1.冠号位置不统一。有的印在正面,有的印在背面:印有正面的位置也不统一,有的印在左下方,有的印在左中部,有的印在右中部,还有的印有右下方,没有固定的格局和规律。
  2.同一票券冠号颜色不统一。如1角券冠号有红蓝两种颜色,红色冠号为先发行。
  3.同一票券的冠号位数不统一。有三字冠七位号码的,也有二字冠八位号码的,前者发行在先。

第三套人民币冠号特点如下表所示: 
                     
票面年份 面值  正面图案冠号特点   冠号位置 冠号颜色 冠字位数 号码位数
 
1960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枣红)背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绿)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红 2  8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3  7
1962  1角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背棕)正面左下方蓝 2  8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2  2角 武汉长江大桥       正面左下方 红 2  8
1972  5角 纺织厂生产图       正面左下方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1元 女拖拉机手        正面右中  红 2  8
1960  2元 车床工人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正面左中  红 3  7
1960  5元 炼钢工人         炼钢工人  红 2  8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3  7
1965  10元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   正面右中  红 2  8

四. 第四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较前三套人民币有一个明显改变,即前三套人民币均以罗马数字作冠字,而第四套人民币改为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而且不论大小面额票券都是两个冠字八位号码,冠号位置也有一定规律:1、2、5角券在票券正面左边;1、2、5、10元券在票券正面右下边:1、5、50元三种票券因票面颜色较浅选用蓝色冠号,其他票券颜色较深以红色冠号相衬。

  那么,为什么第四套人民币一改前三套惯例,而取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呢?集藏纸币的人都知道,从北伐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权发行的货币,包括“苏币”、“抗币”、地方币,多采用英文字母作冠字。第四套人民币的冠字之所以不采用罗马数字,而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是因为我国的汉语拼音很接近英文字母,而现在印制设备的各种标志、号码均为英文字母,这样在生产过程中操作比较规范,因此,改用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是印制工艺的需要,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行为。

五. 第五套人民币冠号鉴赏

  第五套人民币在冠号设计上又有新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采用了横竖双号码,均以两个相同或不同的汉语拼音字母作冠字,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横冠号为黑色,印在票券左下角,竖冠号为蓝色,印在票券右边。这是国际上普通采用的冠号设计形式。

  此外,1999年9月20日开始发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流通纪念钞,其冠号设计更为独特:冠号只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J”,八位阿拉伯数字号码首次采用由大至小递减式印刷方法,冠号更具有艺术性。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人民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