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见到席地摆卖“袁大头”的小摊;很多家庭里,也藏着数量不一的“袁大头”。但其实真正了解“袁大头”的人不多。在货币收藏领域,“袁大头”历史短、存量大,其价值凸显并不大,但因市场价格起步较低,被藏家普遍看好,成为时下收藏界的一种投资新动向。
升值潜力
银币是用机械制造的银质货币,在海南俗称“光银”、“光洋”。始铸于十五世纪的欧洲,明代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清道光年间在台湾始有仿铸,光绪初年在广东开铸“龙洋”,各省随后纷纷仿造。宣统二年,颁布了《币制则例》,规定银元为本位币,成为法定货币。据海南收藏界有关人士提供的资料,银币在我国可分为明清、北洋军阀、民国、中华苏维埃时期等四大类。其中,以晚清时期和民国时期发行的银币品种和存世量为多。
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何翔认为,“袁大头”是银元收藏中最普通的一种,也是市民手中收藏最多的一种。但要收集完整成套的“袁大头”,却极其不易。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正式铸造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袁大头”由天津造币厂首先开铸,其后南京、广东、武昌、甘肃等地的造币分厂陆续铸造。“袁大头”为民国的通行货币。
目前“袁大头”的售价并不高,一枚品相上好的民国三年铸造的“袁大头”也只卖50多元,该价格比一枚普通的流通金属纪念币高不了多少。因而,藏家普遍认为“袁大头”具备了较高的升值潜力。
数种版别
“袁大头”由于铸地多、铸量大,出现了许多版别。有趣的是,尽管版别不同,但“袁大头”的标准重量都为七钱二分,以今天的计量方法是26.697克,成色89.1%,含纯银23.493克,而且各地的“袁大头”均可通用。按年号,“袁大头”分为民国三年、五年、八年、九年、十年版等,均为普通版,唯独五年版铸量较少。其中,八年版为英国伯翰造币厂所制钢模铸造,品相精美,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按铸造工艺及齿边纹饰,“袁大头”可以分为这些版别:鹰洋齿边版、丁字齿边版、英文签字版、“甘肃”铭文版等。其中,“甘肃”铭文版重26克,为民国三年兰州造币厂铸,花纹较粗,成色甚劣,数量不多,但各省一些藏家都有收藏。
何翔认为,“袁大头”收藏主要追捧以上版别。市民手中大多为“袁大头”普通版,市场价多在60元左右,是投资银币收藏的较好价位。
辨别真伪
“‘袁大头’收藏重在辨别真伪。”何翔说,真币一般足重,经过流通损耗也在26克左右,其色润泽柔白、音色柔长、文图精确、包浆自然;伪币一般不足重,若重则是加大或加厚,色灰音尖,特别是现在的伪造者借用电脑制版,以合金材质冒充银子,其色、文图几可乱真,但终因不是银,其发音尖长,内行人一辨别就知真伪。
银币真伪鉴定方法
藏家张书裔与金银钱币等打了一辈子打交道,他有个鉴定银币真伪的好办法:将银币在一块试金石上擦拭几次,直至出现道道银白色的擦痕,然后在擦痕上滴入盐酸和硝酸。这时,如果是真币,擦痕上的混合液体呈乳白色,伪币则呈仍无色透明状。如果银币含银量不足,盐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体也呈现乳白色,但不够浓郁。含银量越少,其浓郁度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