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桂林山水系指以桂林为中心、近2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山水风景。漓江是桂林山水风光的精华,它发源于桂林北面兴安县的猫儿山,全长437公里。漓江最美的景色是在桂林到阳朔这一段83公里的水程。她酷似一条青罗带,蜿蜒于万点奇峰之间,沿江风光旖旎,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倒影,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唐代大诗人韩愈曾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来赞美漓江。 1982年9月2日发行的R21《祖国风光》第16枚邮票2元面值的图案是“桂林山水”,它表现了桂林山水哪一带的景物?广西邮友李树经多次实地考察,请教乡民,确认邮票图案取材于九马画山以南、兴坪古镇以西的漓江右岸的朱壁滩,这里距桂林约62.5公里(图1)。李树曾将这一考察结果写入他编著的《桂海邮林》。 当人们乘游船顺流而下,绕过画山石壁,过黄布滩,迎面就是邮票上的山水风光。这里河面宽阔,江流缓慢,水平如镜,加上奇峰倒影,翠竹伴江,舟游至此,顿入清幽秀美佳境。漓江左岸是大片绿竹护堤,倩影婆娑,田园似锦如画。漓江右岸是一簇峰丛,沿江一字排开七座山峰,峰峰相连,就像七位娴雅端庄的少女相依而立(图2, 明信片选用1973年外文出版社《美丽的桂林》“漓江”)。这景叫作“七仙下凡”。传说天上的七个仙女,冲破天规,下凡游玩,被漓江的景色迷住,流连忘返。她们纵情歌舞,惊动了玉帝。玉帝即遣天兵围捕,大战于漓江边。七仙女寡不敌众,唯恐被擒,化为七座青山,永远留在人间。在晴天无风的日子,她们的倩影倒映在江中,十分清晰,简直令人分不清水上青山和水中倒影。游船至此,倒影微漾,山峰依然。清代文学家袁枚于是作诗道:“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朱壁滩在当地原称为“猪皮滩”,因为邮票图案右侧那座山峰岩壁光滑,山峰与江中倒影合起来像是一张刚剥下的猪皮。“猪皮”一词虽也形象,但如此称呼恐怕会扫了游人的雅兴。后又改称为“猪壁滩”。由阳朔县人民政府编印的《阳朔县地名志》明确将其称为“朱壁滩”:“朱壁滩位于县城北部27公里,漓江中游,此处河床较高且宽,形成浅滩,南岸有石壁呈红色,故名。”同一景点有“猪皮滩”、“猪壁滩”、“朱壁滩”三个名称,究竟以何为准?为解决地名重合、含义不好等问题,阳朔县政府于1983年明文指出:“凡使用我县地名,必须以县地名志为准。”因此,R21—16邮票上的景点名称应称为“朱壁滩”。1990年10月1日,广西阳朔县邮政局启用了由李寿平设计的“朱壁滩”风景日戳(图3)。 虽然《阳朔县地名志》对这一景点的命名依据是“南岸有石壁呈红色”,但经李树先生实地考察,这一特征并不明显,经分析,朱壁滩地名并非源于红色石壁,而是经历了由“猪皮滩”——“猪壁滩”——“朱壁滩”的演化过程,偕音相近,字意改变而已。 YP1《桂林山水》风光邮资明信片第6枚与R21-16邮票均取材于朱壁滩,票片同景,却将片名命名为“黄布滩”,显然是错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