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人有点级别的
一座500年前的明朝古墓,撩拨着无数人的兴趣——尽管抢救性发掘已经结束。
昨天上午,在嘉兴王店镇上卖羊毛衫的陆跃明又跑到古墓前去看,走到跟前吓了一 跳,“哇!今天看的人,怎么比前天还要多!”
“他的脑袋真是木头做的?金头又在哪里?”虽然墓穴已经清理干净,但是金头的传说,早就超过了大家对古墓本身的关心。
记者和同事们聊起金头,没想到这样的传说还真不少,最远的朝代能说到唐朝去,金头主人的身份更多,地域也更广,不但在浙江有,连江西都有。搜索一下,仅仅在浙江,就能整理出五六个版本来!
这男人至少是个七品官
“这个故事我都听了几十年了,但没有确凿的证据。”王店镇文化站站长杨建华说,在挖掘古墓前,文化站也曾经搜集过当地的一些传说,“但没有什么依据能证明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稍微清晰一点的版本是:古墓的男主人姓李,乃是武将出身,做过管漕运的官,后来被提拔为工部尚书,官做得也不算小了,却因为文字狱被皇帝抓去砍了头。最后经过查证,皇帝发觉冤杀了这位李大人,于是赐金头给他,以示平反,家人将其安葬在墓中,一直传到今天。
至于真正的身份,考古人员表示暂时还没研究出来,但是从出土文物来看,古墓里埋的还真是当官的。
嘉兴市博物馆的研究员陈行一老先生表示,那个写有“明故庶母徐孺人灵柩”的棺材盖能说明点问题。“孺人是古代对七品官员的妻子或母亲的封号,”陈行一说,“这说明这个女人是有封号的,有一定级别的。”
另外,男主人头戴的官帽、身上穿的衣服,也能显示他的官位和级别,男主人正妻身上的服饰,腰带的佩饰,也是有级别的,不是普通人可以这样穿戴的,“这些等到最后清理完,可以通过查证,确认身份。”
哎呀,出土的文物怎么了
昨天,嘉兴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整理古墓出土的物品,同时对一些价值较大的物品进行保护。遗憾的是,有些物品在见光后还是发生了变化,让研究人员深感惋惜。
例如,三号墓即男主人正妻的墓穴中出土了一封类似书信的东西,长度大小与我们现在常用的信封相仿。考古人员将它从墓中取出时,它还是比较完整的,依稀还能看到些字迹。研究人员原本可以从中发现些线索,但陈行一老先生说,这封“信”出土后没多久就化成了糊状,无法辨认了,“非常可惜。”
同时在三号墓中出土的那本年历,现在也让研究人员们担心。这本年历出土时,呈现的是米黄色,上面的字迹也非常清晰,但现在去看,年历已经变成了灰黑色,还有霉点。“为这个事情,我们现在很着急。”陈行一说,“这样的年历现存的非常少见,如果不及时处理,也有可能坏掉。”
是木头?还是整过容的真头?
当然,老百姓最关注的还是那个男主人的头了。考古人员说,男主人墓刚打开时,男主人头一度被认为是木制的假头,但回去后经过仔细辨认发现,问题似乎没这么简单。
“经过确认,我们认为应该是真头。”陈行一说,但是,主人的脸部显得很假,嘴巴很大,胡子也有些怪,“所以我们推断他的脸部是经过修饰,或者是化过妆整过容。”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郑建明博士也倾向于认为是真头,“应该是脸部经过修饰的,或者戴了面具,让人很容易误认为是假头。”
据介绍,这些文物从清理到最后能够有所结论或者展出,起码要两三个月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