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府收藏竹根雕器
http://www.socang.com   2006-08-22 08:42   来源:

    孔府是孔子嫡长子孙、历代衍圣公的衙署,也是孔子嫡孙的住宅。称为“衍圣公府”,又名“至圣府”。历代封建王朝在推崇孔子的同时,也泽及孔子的后人,对孔氏嫡孙优渥有加,并一再赐爵受封,自汉高祖刘邦始封孔子九代孙孔腾为奉祀君,专主孔子祀事。以后历代屡有加封,使孔氏家族成为中国历史上世系清楚、宗支可考、世袭罔替、历时最久的贵族世家。

    孔氏宗族特殊的历史文化地位,特别是“尊祖守制,诗礼传家”的传统所形成的家族文化,就具有了特殊性,使之积累了大量关于孔子和孔氏家族弥足珍贵的历史物化资料。现将孔府珍藏的几件竹雕工艺品简介如下:

    竹林七贤笔筒,高14.7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3厘米。笔筒厚1.7厘米。截取圆形竹茎雕琢而成,底内凹。整个笔筒画面构思巧妙,有静有动。青松蓊郁,翠竹茂盛,山石耸立,隐现在松、竹之间。共雕饰13人,运用透雕、浮雕技法,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们无欲无求、恬静宜人的生活画面。是人们熟悉的“竹林七贤图”,所雕人物高冠大裳,或坐或站,或弹琴,或聆听,或促膝交谈,或行走观景。书僮皆束发短衣,趋走侍候,形象生动。布局巧妙,人物遍布笔筒周身,却毫无杂乱之感;刀法精湛,人物神态各具特性,悠然自得,栩栩如生;景物雕刻,工整精微,一丝不苟。尤以镂空竹枝,更显竹林之幽远,景色之宜人。刻画生动,风格细腻娴熟。

    明清两代的绘画、陶瓷、雕塑常用“竹林七贤”、“对弈”、“听松”之类反映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题材,进行创作,抒发自己的感情。

    竹根雕“万寿图”摆件,明代,通高39厘米,底长椭圆形,长15厘米,宽12.5厘米。根据竹根的天然形态,高浮雕或镂空雕树木、山崖、楼阁、人物等。山路崎岖、逶迤,整个山景分三层刻划表现,树木盘根错节,树根、树干、树叶雕刻十分精细。作品构思巧妙,雕刻人物107人,可辨认出老翁99人,书僮8人。沿山道盘旋而上,或观画,或对弈,或抚琴,或攀谈,或登山,人物形态各异,须发毕现,栩栩如生。

    雕刻山石层峦叠嶂,山势缓缓而上。青松挺拔、茂密,依山势远近、高低各不同。山顶处依山而建一座庭院,两层楼台,院中青松环绕,是供人休憩娱乐之所。刻画人物众多,形态生动逼真,人与景自然融合在一起。刀法细腻,工构图,善用景物之遮掩压叠,分远近,生层次。从而使宾主分,虚实明,朴质可见竹丝之素地。

   竹根雕“刘海戏金蟾”摆件,明代,高22厘米、宽16厘米。色泽较深。立体圆雕,所雕人物袒胸露乳,光头大耳,脑后长发披垂于肩,慈眉善目,满面笑容,鼻翼微张,双唇微启,憨态可掬。右手合掌立于胸前,左手撑抚于蟾蜍头部,赤足坐骑在三足蟾上,蟾蜍张口瞪目,屈身,三足立撑,似不堪重负,把仙人戏蟾形象表达得淋漓尽致。此竹雕塑刀法纯熟,衣褶线条简洁流畅,人物形象准确生动,反映了竹雕塑者高超的技艺水平。

    刘海戏蟾的故事实际是子虚乌有的。清瞿灏《通俗篇》卷一云:“刘元英号海蟾子……海蟾二字号,今俗呼刘海,更言刘海戏蟾,外桀谬之甚。”清初褚人汧《坚瓠五集》卷一云:“海蟾姓刘名喆,勃海人,十六登甲科,仕金,五十至相位,朝退,有二异人坐道旁,延入谈修道之术。……喆遂悟纳印,入终南山学道而仙。……今画蓬头跣足嬉笑之人,持三足蟾异之,曰此刘海戏蟾图也,直以刘海为名,世无有知其名者。”由此说明刘海戏蟾是因刘海蟾这个名字讹传所致,实际并无刘海戏蟾之事。明清两代雕刻题材多儒释道人物及各种历史传说故事,其中刘海戏蟾也是广为雕刻艺人们所常用的题材。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封锡禄竹雕刘海仙人,山东省博物馆藏有刘海戏蟾竹雕,只是雕刻构思略有不同,所雕三足蟾蜍或趴于人物脑后,或趴于人物手臂上,构成人蟾嬉逗的形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竹雕“竹林七贤”香筒,明,直径5.5厘米、高21厘米。竹茎雕。器作细长镂空圆筒状。香筒口及底各有一紫檀圆形带榫堵塞。形制小巧俊俏,雕工玲珑剔透。

    褚礼堂《竹刻脞语》称:“截竹为筒,圆径一寸或七八分,长七八寸者,用檀木作底盖,以铜作胆,刻山水人物,地镂空,置名香于内焚之,名曰‘香筒’。”因为香筒是专为熏香而作,故又名香熏。

    采用透雕、浮雕、平刻等技法,刻绘了“竹林七贤”的故事,一老者双手抚琴,神情凝重。身后一片竹林,幽邃莫测。“竹林七贤”的那种“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人生情怀,于此很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布局颇具匠心,雕刻技艺高超。如:画面上苍松之虬枝蚌叶,青竹之修干深节,巨石之罅隙凹陷以及人物衣着之纹路皱折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清晰可见。线条流畅圆润,尤其是人物身后的竹林,更显幽深。

    我国古代竹根、竹筒雕刻艺术,始于魏晋时期,《南齐书》中记载:齐高帝(479~482年)曾赐给明僧绍一根竹根雕如意;北周文学家庾信有“山杯捧竹根”的诗名。这里的竹根如意和竹根杯,皆为竹根雕刻品。现传世最早的唐代竹雕实物是收藏于日本京都正仓院的唐代竹乐器“八尺”,其上用留青法浅雕塑仕女、树木、花草、禽蝶等图案,唐风甚浓。今所见宋代竹雕刻实物,有考古发掘出土的“残荷洗”等物,其雕刻亦精致,唐宋时代的竹雕,虽已具备浅刻、深雕和透雕等各种技法,但仍处于初创阶段。

    明中期以后,江南地区一些文人开始涉足竹雕刻工艺,竹雕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并逐渐形成了嘉定(今属上海市)和金陵(今南京市)两个竹雕艺术中心,两地的竹雕艺术在风格技法上有较大的差异。后人将这两种不同风格技法的竹雕分为“嘉定派”和“金陵派”。金陵派以濮澄(仲谦)为首,嘉定派以朱鹤(松邻)、朱缨(小松)、朱稚征(三松)祖孙三人为代表,又称三朱。朱氏刻竹总的特征是:采用高浮雕塑、透雕、圆雕技法,基本风格“花鸟规抚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在马夏之间,画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则多崇尚北宋,盖以刀代笔,惟简老朴茂,逸趣横生。”

    金陵派以浅刻见长,嘉定派以圆雕、透雕塑、深浮雕、深刻等技法著称。除了有竹面的深浅浮雕之外,还有以竹根为材料的立体圆雕,根据竹根的天然造型,因材“施”雕。

    以上孔府珍藏的几件竹雕工艺品皆具嘉定派风格特点。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