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件藏品何时走出故宫
http://www.socang.com   2006-07-12 09:46   来源:

  故宫的藏品、专家队伍、研究水平均是世界一流的,而大多数展厅的陈列条件就等而下之了。影响故宫陈列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古建筑不适宜做大规模展陈

  台湾著名学者李敖有句名言:“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然而当他实地踏访北京故宫之后却坦诚告白:我对以前对故宫的评论,表示忏悔。他说,“北京的故宫是真的。”

  与他相比,普通的观者并不能有此“眼福”——随着文物热、收藏热日渐升温,人们对“藏品丰富的故宫”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可偌大的故宫,常年仅摆放屈指可数的几千件藏品,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国宝难得一见。

  “不是故宫不愿意把好东西拿出来展示,而是故宫的古建筑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大规模展出藏品。”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主任余辉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在故宫南三所——清朝皇子们学习的地方,一处显得狭小简陋的办公室里,余辉对记者说,故宫要跻身世界一流博物馆的行列,必须冲破文物“展出难、展出少”这一关。观众任何时候来,都能够接触各类文物展品上万件,能够享受丰富、细致的电子服务,不同层次的文物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据悉,故宫正在与有关方面磋商,期望在故宫附近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大型文物展馆,以破解古建筑展陈困难的难题。

  故宫古建不适宜大规模布展

  在故宫工作了16个年头的余辉,最近刚从古书画部主任的位置上调任科研处主任。古书画部负责收藏、保管、研究故宫14万余件历代书画,其中包括《清明上河图》等“国宝级”书画约万余件。在现有条件下,每年只能向观众展示300件左右。

  “是否有太珍惜‘国宝’,不愿展出的因素呢?”记者提出了许多观众关心的一个问题。余辉表示,这当然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部分,“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有机物,每一次展出对文物都必然要有或多或少的无形支出,或古人称‘折寿’。一般纸的寿命是1000年,绢的寿命是800年。如果说《清明上河图》市值约2亿人民币,如果说其寿命即可开卷次数在1000次左右,每次开卷的无形支出约为20万元。”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介绍说,故宫是当今世界上藏品最为丰富的国家博物馆之一,拥有150万件馆藏文物,约占全国文物系统馆藏总数的1/10,其中一级文物约占全国的1/6。堪称中国历代文化艺术的最大宝库。

  故宫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可能更多地承担了“文物保险箱”的角色。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诸多条件限制,社会公众对藏在这个“保险箱”里国宝的历史文化信息所知有限,总有一些遗憾和误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博物馆要在当好“保险箱”的基础上,转换观念,与时俱进。

  朱诚如说,故宫作为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宫殿,绵延了491年,紫禁城内的9999间房屋,构成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同样也是需要精心保护的“不可移动的国家文物”;而文物展出要求恒温恒湿,古建筑内不可能安装空调,且面积狭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决定了不可能在故宫里举办大规模的文物展览。

  他透露说,近年来,故宫与有关方面多次就此问题展开磋商,也提出了许多方案,比如在东华门建地下展厅、在故宫附近建设地面展厅等等,均因条件限制而搁浅。不得已的情况下在午门做了一个四面玻璃的现代化展厅,也就2000平方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朱诚如还特别指出,历经上百年甚至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故宫藏品,其保管、保存、展示、陈列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十二分的精心,稍有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文物损伤,损失无法弥补。

  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陶瓷鉴定专家吕成龙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作为管理35万件陶瓷的部门负责人,他始终感到“如履薄冰”,责任重大。古器物部把“防止文物损伤”作为工作重心,每月第一周都要召集各文物库的“库头”强调文物安全。就连如何取放文物这样的细节,也需要专门培训,每有新人进门,第一节必修课就是这个。

  吕成龙告诉记者,举办展览并非“手到擒来”那么简单,目前正在筹办的一个展示400多件陶瓷展品的大型展览,已经花了一年多时间,从编写大纲、请专家论证到展柜的设计、挑选展品等,每个环节都得亲力亲为。

  很多人都提到巴黎卢浮宫常年展陈着大量的精品文物。余辉说,卢浮宫与故宫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石材建筑,且建筑特点是连贯的通廊,通电没问题,也便于观众形成整体的观感、美感,创造出很好的陈列氛围。而故宫的房间是一一分割开的,光线幽暗,难以形成大规模展览最起码应具备的陈列氛围。

  故宫的藏品、专家队伍、研究水平均是世界一流的,而大多数展厅的陈列条件就等而下之了。目前故宫也非常希望能够走出这个低谷,创造世界一流的陈列展示设备,常年能展出上万件藏品,为观众的文物欣赏、审美、求知“解渴”。

  故宫藏品“价值几何”

  朱诚如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在1998~2003年的5年中,他在故宫做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这位清史专家如今对故宫依然一往情深,他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了故宫的三大类藏品:艺术品类,主要包括陶瓷、书画、青铜器;宫廷文物;图书档案。

  陶瓷类文物约有35万件。其中32万多件属原清宫旧藏,是宋元明三朝传承下来的艺术精品;1949年以后通过拨交、收购、捐献等渠道又入藏2万多件。这些藏品,不但数量大,而且精品多,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到明清各朝官民窑瓷器,无所不包,自成体系。其中初步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陶瓷器就有1110件。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清官窑瓷器是故宫陶瓷收藏中的强项,仅以宋代汝窑瓷器、明代永乐、宣德官窑瓷器、清代康熙瓷器为例,国内外收藏传世汝窑瓷器不足百件,故宫收藏20件,又收藏明代永乐、宣德官窑瓷器700多件,康熙瓷器70000多件。全世界目前1/10的青铜器为故宫所有,总量约1.5万件。

  历代书画超过14万件,主要是清宫旧藏。此外还来自于社会各界的捐献、国家调拨以及购买所得等,包括卷轴、碑帖、壁画、版画、玻璃画、尺牍等各种形式的书画藏品。14万多件,意味着占世界公立博物馆1/4的中国书画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级品书画、碑帖就达2600多件。其中唐、宋、元绘画400余件,晋、唐、宋法书430多件,还有189件元以前的碑帖拓本。从艺术史研究的角度看,它们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艺术史系列,构成了基本完整的学术链,可举办数百个不同主题、不同规模的书画碑帖展览,时代跨度可从晋朝直至20世纪上半叶。

  如此丰富的藏品价值几何?朱诚如表示不好估计。同样的问题问到余辉时,他开玩笑说,“相当于挖几万公里地下铁的费用。”

  业余时间炼就“寂寞之道”

  故宫博物院丰富的藏品、严谨的治学氛围,造就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物鉴定专家。唐兰、罗福颐、沈士远、孙瀛洲、陈万里、冯先铭、单士元、刘九庵、朱家溍、于倬云、徐邦达、耿宝昌等上世纪50年代的专家,群星璀璨。80年代后,一批经过长期培养与实际工作锻炼的专业人才成长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有较好专业基础的年轻研究人员脱颖而出。这个梯次结构使故宫的研究队伍后继有人。200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文物鉴定委员名单中,故宫博物院的委员就占到委员总数的1/5。

  4月11日,北京春寒料峭,天空弥漫着沙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两位青年文物鉴定专家:吕成龙和余辉。

  与文物市场的喧嚣躁动完全相反,两位年轻的专家呈现出少有的沉静。“是不是很多人来找您做鉴定啊?”记者好奇地问余辉,他淡然一笑,随即摇头:“我这是寂寞之道。”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后,余辉于1990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陈列与研究工作,先后策划和主持了50余个历代书画陈列和各种流派、各种专题的书画陈列。2004年“中法文化年”,在法国巴黎大宫殿作为中方策展人,主持了以绘画为主的大型展览《神圣的山峰》。

  书画鉴定对他而言,属“寂寞之道”,均是业余时间完成的。当问及作为年轻的书画鉴定专家,如何看待被称为“徐半尺”的徐邦达先生时,余辉说,“徐半尺”的意思是,画卷刚打开一半,徐先生就能知道真伪。他无疑是上世纪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的一座高峰。实际上,这种水平对书画鉴定专家而言,没什么神秘可言,是长期努力实践的结果。余辉认为,能鉴定真伪,是“知其然”的过程,他更追求的是“知其所以然”。因此,他多年来把研究方向集中在主攻早期书画的鉴定和研究,利用民族学、文献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重新鉴定旧传为五代宋元书画名作和这个时期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查证出诸多时代依据。用逻辑推理的手段解析画中的蛛丝马迹,推断出一些佚名绘画的作者及创作目的,初步尝试建立一套鉴定早期绘画的基本方法并使之理论化。

  余辉表示,自己的研究完全是兴趣使然,根本不觉得辛苦。他对于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蒙古、西夏、党项等少数民族的书画研究鉴定,更是独树一帜。他熟悉这些民族到了超越时空、仿佛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程度。因而,鉴定这些少数民族的绘画对他来说,知道依据在哪里。

  吕成龙说,要想成为文物鉴定的行家里手,没有十年八年坐冷板凳的功夫是绝不可能有所成的。因为文物鉴定在大学里不可能完成。故宫的业务部门中,一直也没有专门设置文物鉴定部门和鉴定专家,也不可能拿出专门的时间给你专门搞研究、搞鉴定,所有的功夫都只能靠业余时间一点一滴积累,向老专家请教、学习书本知识、勤于实践——一样都不能少。

  2002年吕成龙曾入选全国文博考古界100位学术成就显赫、治学经验丰富、极具创新精神的专家学者之列。吕成龙认为,“我取得的一点一滴成绩都不是靠才华,而是靠刻苦。”他说,古陶瓷鉴定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他抓住了一切机会多看实物。他曾赴实地调查过河南、河北、湖南等各地的民窑——在当前赝品充斥的情况下,尤其要多看真品,因为“见真才能识假”。在他办公室,记者看到了近二十年来他所摘抄的上万张资料卡片,分门别类地记录了许多陶瓷鉴定方面的知识、信息。

  让记者感触颇深的是,这位名声在外的陶瓷鉴定专家,对当今文物市场和文物造假,表现了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前两天一个天津的女孩给我打电话,说她爸爸把家里弄得倾家荡产,对文物收藏都到了着魔的程度。怎么帮助这样的人呢?”吕成龙说,当今文物市场混乱、赝品充斥的现象的确应当引起重视。常有人说,你来帮着看看我收藏的东西,但一打开门,满屋子都是假东西。因此,他提醒人们,文物收藏一定要慎之又慎。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吕成龙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