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口沿、器足、底、桥形鋬耳、乳钉耳、腹片等夹砂红陶残片出土文物,摆放在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条案上,令人目不暇接。5月16日上午,考古专家们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些出土文物均出自于洪区沙岭镇三/村,为距今3000年至3500年的青铜时代文物。沙岭地区出现青铜时代文物,建国以来尚属首次。
意外收获惊喜
“五一”黄金周期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佡峻岩、刘焕民,奔赴于洪区沙岭镇“沈阳化工工业园”施工工地,进行文物勘探考古,抢救性考古发掘了24座清代中晚期木棺墓葬、火葬墓葬,出土了80余枚清代康熙、嘉庆、道光等年间的铜钱;30余件银簪、银戒指、银耳环、铜烟袋锅、铜纽扣、铜帽顶等遗物。
就在考古发掘工作进入尾声阶段,一名当地农民拿着一个残缺不全的陶片,来到考古专家的住地,让他们鉴定是否为文物。两位考古专家顿时眼前一亮:这是青铜时代的红褐色夹砂陶片!建国以来,于洪区沙岭地区还是首次发现青铜时代遗址。在这名农民的带领下,两位考古专家开始寻找青铜时代遗迹。
叩访“青铜时代”
经这名当地农民指点,红褐色夹砂陶片出土地点位于于洪区沙岭镇三/村西北沙岗,当地农民称其为北岗。
考古专家立即对北岗旱田区进行地面调查,采集青铜时代遗物标本。同时,他们基本掌握了该区域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分布范围、文化内涵及时代、保存现状概况。据此,他们初步将此地命名为“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东南约一公里处,为于洪区沙岭镇三/村;其西部与北部与新民胡台乡田地接壤,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
文物述说高龄
5月16日,记者在“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现场看到,在0.3米厚的耕土土层中,包含着夹砂红褐陶片;在0.2米至0.5米厚的黑油沙土土层中,包含着夹砂红褐陶片、红烧土粒、已烧结的草拌泥块等,均为青铜时代的文化堆积层。
考古专家佡峻岩、刘焕民在地面采集了一些青铜时代遗物,有夹砂红褐陶器残片、磨制石器残片等,均为青铜时代文化遗物,距今约3000年至3500年。采集的青铜时代夹砂红褐陶残片中,有口沿、器足、底、桥形鋬耳、乳钉耳、腹片等,其中可辨器形有鼎、甗、壶、罐等。令两位考古专家惊喜的是,他们还采集到了一个磨制精美的三孔石刀,遗憾的是已残缺一半儿。
青铜时代链条
考古专家佡俊岩、刘焕民介绍说,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实践表明,沈阳周边地区东起沈阳农业大学,向西延伸至新乐遗址、塔湾地区、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葬、于洪区彰驿地区,曾相继发现了青铜时代文化遗存,惟独于洪区沙岭地区一直没能发现青铜时代文化遗存。这次“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露面,衔接了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葬、于洪区彰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沙岭地区没有早期文化历史遗存的空白,形成了沈阳地区青铜文化遗存系统化的链条,从而为沈阳地区青铜时代区域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失而不可复得
记者看到,“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处于农田耕作区之中,耕土地表裸露着不少青铜时代遗物残片,特别是当地农民大面积开发葡萄园,更使当地的青铜时代文化层遭到破坏。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该遗址南部,仍然有不少村民在取土,无形中对该遗址造成破坏。
考古专家们认为,祖先遗留下的历史瑰宝,一旦毁失便不可复得。正因为“三/村北岗青铜时代遗址”处于30平方公里的“沈阳化工工业园”施工工地范围内,就更加亟待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并纳入科学而系统地考古发掘工作,以阻止珍贵的历史文物再度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