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30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字画等文物艺术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与之相伴,作为文物收藏首要环节的鉴定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然而,当收藏者怀揣“宝物”,却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谁来为公众鉴宝?
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记者都会在北京文物部门举办的免费文物鉴定现场看到相同的一幕——广大的文物收藏爱好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从清晨开始排长队,等待数小时请专家鉴宝。今年,北京文物局提前两天分发300个“鉴定号”,结果,在发号当天就出现了倒票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文物收藏爱好者接近7千万人,但面对民间日益高涨的文物收藏热,北京现有的127家博物馆却没有一家对社会开放鉴定服务。
我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五章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要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收藏的文物提供鉴定、修复、保管等方面的咨询。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研究室主任 张习武:我们文博单位应该说有义务或者走出来为社会提供服务,但是要真正开展对社会服务还必须经过一定的机构批准,比如要到工商局注册,要经过物价部门的核准。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文博单位向公众提供鉴定服务应如何收费?能否出具鉴定证书?如果鉴定错误应如何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大量普通收藏者的鉴定需求被挡在了文博单位的大门之外。
文物收藏者:像我们这种人,一般只能在网上(查一查),很少说找专业鉴定机构。
与文博单位相反,市场对收藏者的鉴定需求反应却异常热烈。不少民间的鉴定机构或团体,以及各种媒体甚至个人都开展起鉴宝业务。据统计,各种民间鉴定组织仅在北京就超过20家。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开办一家鉴定机构根本不需要到文物部门申报,只要到工商部门登记或在民政部门注册就可以了。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鉴定研究室主任 张习武:市场状况总体看来比较乱,一些个人和小的团体都打出文物鉴定的牌子来,有些是不具备从事文物鉴定的这个条件的。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李久芳:鉴定的人眼力不准,给人家真的说成假的,假的说成真的,就闹出这种事件也还是不少的。
据了解,为了规范文物鉴定市场,国家文物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近日,我国第一家经国家文物局和发改委批准面向公众服务的文物鉴定机构在北京成立,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专业鉴定网点。同时,规范鉴定资质资格准入制度、培养专业的鉴定队伍等工作都将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