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农民新添活力画越画越美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7 13:36 来源:
向日葵的叶子是一条条可爱的小鱼,青蛙的眼睛成了两颗晶莹剔透的翡翠,想飞的小鸡插上了五颜六色的羽毛……在“奉化市现代民间绘画创新示范基地”,一群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画农民画。据悉,近年来示范基地挑选了31位学生参加农民画兴趣小组,每周上两节课。目前,这些学生都能独立作画。
奉化农民画最早起源于渔民画。出海的渔民经常把海上的美景、丰收的喜悦一一用画笔记录下来。渐渐地,“出海作画”成了渔民自娱自乐、陶冶情操的文化节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壁画的盛行,使奉化农民画得到了大发展。历年来,奉化农民画已举办各种画展40余次,展出作品3000多幅。其中,获国家级奖项的作品有38幅。1988年2月,奉化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奉化农民画因其起源关系,反映渔民生活的题材尤为突出,如《渔姑图》、《海蛰》、《海带丰收》、《海岛夜归人》等。随着农民画的不断发展,反映的题材也更加宽泛,劳动场面、丰收场景、乡村生活、四季美景、乡情亲情无不入画。在技法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在原有点彩、勾线、并置、渲染、运用色块的基础上,借用抽象、透视等油画和摄影手段,大胆采用彩墨、岩彩等材料制作,使奉化农民画更具生命力。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扶持下,以国家一级美术师胡永法及其女儿胡玲玲等人为代表的奉化农民画队伍逐渐壮大。为使这朵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奇葩长盛不衰,奉化市组建了“奉化市现代民间绘画社”,20多名绘画骨干经常开展艺术研讨,活动频繁。“示范基地”建立以来,31名小画家已创作了100多幅作品,其中30多幅在奉化、宁波等地展出,使奉化农民画呈现出后继有人的勃勃生机。(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