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名家班、高研班作品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6 13:36   来源:
2003年7月26日上午10点,在北京炎黄艺术馆隆重举行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作品展,中国画高级研修班作品展,油画高级研修班作品展",这次展览是对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至2003年度美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共展出170名画家的作品,其中国画作品300幅,油画作品100幅。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文化部直属的最高艺术科研机构,在中国画创作教育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培养出了一大批在美术界有相当知名度的画家。在具体教学上,研究院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为一体,为中美术教育高级人才的培养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这次展览,是中国艺术高级教育的一次盛会,必将对推动我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画的创作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整个社会的进程,应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血脉,开拓中国画更广泛的创作题材,显示更强大的创作勇气和更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气息。

重塑盛世风格——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教学散记



伴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向衰落的悲观论调,近现代中国画创作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弯路。从二十世纪初的"折衷东西方美术"到80年代以来的各类新潮艺术,从中国画"末路穷途"之说到"笔墨等于零"之争,中国画在一片指责的喧嚣中从容走过了一个世纪。反观二十世纪中国画之路,它不但在上个世纪推出了几位举世公认的大师,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画创作的繁荣景象。

二十世纪上半叶,在西方文明入侵造成的变革与守旧、传统与创新的文化冲突中,中国画坛肇生了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诸位大师,奏响了新时代国画的强音,再造了一座座国画艺术的高峰,反击了关于中国画的各种悲观论调。大师既殁,大师的身后留下了犹疑和徘徊的后来者。二十世纪后二十年,强势的西方经济裹挟着各种文艺思潮从敞开的中国大门涌入,使更多人对中国画的理解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一些人转而向西方文化精神靠拢,一些人开始大力弘扬革新。遗憾的是,在强调个性,张扬个性的时代误区里,抛开中国文化传统的变革与创新显露出了太多的虚假、软弱和肤浅。中国画的这种创作面貌与当前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和东方文化复苏的时代背景大不相称,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许多有识之士的共同遗憾。

21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化正以磅礴的气势,君临这个世界。政治走向强势,经济走向强大,必能促使中国画向着新的盛世风格转变。针对中国画创作的这种新形势,中国艺术研究院一大批艺术理论研究的精英,更是深刻洞察了中国画发展的这个时代契机。他们一方面精研中国传统文化,探究中国画创作之精义,一方面身体力行搞创作,同时还致力于教学,使得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画教学在短期内连上几个台阶,影响也迅速波及全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画教育,是从1993年开始的。是年由陈绶祥先生提议,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由美术研究所与研究生部共同举办首届中国画名家班。这个班的实质就是在新形势下开办的中国画创作高级研究班。此后,在1999年,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班在许多画家的呼声中再次举办。

两届中国画名家班学员在国内的各种展览中屡次获奖,有些学员在中国画创新和探索方面所做的努力已为业内同仁承认,成为画坛上的佼佼者。名家班教学模式的成功,不但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也在学界激起学者们的兴趣,开始探讨中国画教学的新形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领导特别重视这种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中国画研究新方式,为把中国画名家班的经验进一步拓展和推广,进一步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文化建设高速发展的需要,满足科研、教育和文化管理部门对高级艺术人才的急需,在2000年成立了专门负责在职人员再教育的艺术培训中心,从而使我院的中国画教育步入了正规化。

艺术培训中心于2002年送走了首届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并迎来了第三届中国画名家班和第二届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学员。在这一阶段的中国画教学中,艺术培训中心对我院以往中国画教学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使之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并贯穿在第二届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的具体教学实施上,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成效。

首先,教学活动继承了陈绶祥先生制订的教学规划,立足于学员已有的素质,使之明确什么是教学的本质与教学的高级形态,明确进行中国画创作所需的"基本功"的概念。陈绶祥先生在第一期名家班的开学典礼作品展上写道:"中国画是不可借'仓促'二字来掩饰自己的水平的。所谓一画见本真,即此之谓。实际上每一点不足都是学养不足与品格未及之所致。"一句话点明了中国画的基础就是"学养与品格"。因为中国画只能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民族文化的表率,所以,离开了对文化的解读与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来谈中国画的学习,都是舍本求末的弯路。基于这种对中国画的认识,形成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教学的指导思想:帮助每个学员继续提高自己的画艺,保持对中国画艺术的迁延,并通过共同的研习和交流,以"笔墨当随时代"的境界为实在追求和品度标准,使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努力成为具有新风貌、新性情、较高文化品位的中国画画家。

其二,在具体教学中,采取了"在学习中记住标准","由深量浅"的原则,以基本经典作为唯一始终的教材,通过经典的接受建立高格调的准则再以高准则反省自己的思和行,并以有标准的判断做出取舍与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使学员对于中国文化中图、形、色、识、物、迹、心、眼、观、察等许多与绘画有关的语汇在经典中的阐释有形象的认识,从而使学员摆脱绘画"状物"功能的束缚而进入自由的艺术天地。

其三,在整个教学中都贯穿着"以文化成"的原则。在学习经典之余,要求学员在不长的时间里充分利用北京和艺术研究院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多的接受多方面艺术的熏陶,直接步入对文化的研习与自我认识的修习,以便帮助学员个性的开掘和成熟,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为了完成这样一种教学,艺术培训中心依照中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经典教学原则,强调"明理、问道、熟究、自省"的教学方法,增强了学员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在这样的教学思想和主体计划指导和规范下,基本上将教学安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文化讲座课。它又包括两个小部分,一是请卓有成就的中外专家学者讲授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力图对当代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系统工程学等多学科作一定的了解,促进学员当代思维方式与认识方式的形成。二是对经典文化的研习。这个部分是课程的重点部分,课程涉及中国美术发展史、画论研究、中国文化学、美术创作理论、技法与创作、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易经、民间术数、中国武侠小说史、戏剧学与文化、戏曲表演、诗词歌赋等多个方面,另外,借助我院在音乐学、舞蹈学、影视学、美学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力量,为学员提供这些方面的选修课,力求促进学员艺术修养全面发展,并养成读书与研讨的学术风气。第二部分就是考察写生课。在这个课程的教学中,考察和写生基本上是糅合在一起的。考察主要是就中华文明典型的文化遗址进行学术性考察与研究,以期帮助学员对中华文化的生成有直观的认识,丰富学员的创作经验;写生主要是运用经典语汇体悟艺术创作过程,积累艺术创作素材。在考察和写生的过程中,又灵活运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一方面组织学员集体活动,一方面鼓励学员依照自己的情况分成小组,另找时间赴各地考察采风。在这样的方式下,充分发挥了考察与写生的作用,使学员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了最大的收益。第三部分就是创作课。创作课是常设课,每两周安排一次创作讲评,每次由导师讲评完以后,同学之间就创作的作品相互品评,相互提出自己的看法,在互帮互学中展开创作交流和研讨。除此之外,在学期末举办教学成果观摩交流展,并邀请在京的部分美术理论家、美术批评家和知名画家进行研讨和交流,使学员的创作始终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员作品的时代感,避免闭门造车情况的出现。在具体指导创作上,始终注重发掘画家的艺术个性,在提高时代认识的基础上,力争发掘最适合画家本人的表现方式和表现内容,以创造出独具个性化的与时俱进的艺术风格。

另外,作为正常教学活动的拓展和补充,艺术培训中心还在教学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一些学术和社会活动,诸如鼓励学员在就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高品质的专业展览;在结业时举办大型结业成果汇报展,并举行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延请美术理论家、批评家和画家对名家班学员学习的成果进行检验、评论;出版大型画册;在国家级美术期刊上全面向社会推介等。此外,在未来数年之内还将不断组织大型的艺术研讨和展览活动,以促进画家的创作水平全面提高,繁荣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通过这些举措,使学员在对外交流中检阅自己的学习效果,加深对自己创作个性形成轨迹的认识,促进同画界同仁的联系,加强理论界和批评界对学员的认知。

中国画的创作应该关注时代、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整个社会的进程,应从中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血脉,开拓中国画更广泛的创作题材,显示更强大的创作勇气和更富有生命力的学术气息。

每一个时代都会形成代表自己时代的文化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国画艺术将向绘画的纯粹性和文化性大踏步迈进,和政治经济的昌盛相一致,在新的一轮艺术发展中向着新的盛世风格转变。

在这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是2002级中国画名家班和中国画高级研修班画家们以及几位中国画高级访问学者在研究院一年探索和学习的结果,是他们第一阶段教学结束后的部分创作。尽管他们正走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有的还没有臻于成熟,但是他们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坚定的艺术主张还是从中流露无疑。我们相信,通过一年的集中学习和此后几年的共同研讨和展览,他们一定会以各自的艺术成绩为中国绘画在新时期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为了油画中国化

崔庆忠

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国油画艺术的现实早已经历了不知几番轮转,太多的情景和人、事发生了惊人的变迁。油画在他的故乡也早已悄然衰落,已经变成各大当代艺术展和艺术节被回顾和提醒人们注意的过往艺术事实和衰微的艺术现实。但就是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历经百年,还没有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回顾上一个世纪,油画在西学东渐的大势中伴随着中国的政治风潮起伏迭变,作为一个舶来的画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和版画甚至于漫画一样,担负着教化大众、配合革命形势发展需要的社会功能。当然,在随着中国革命运动的迭变中,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画家和优秀的作品,许多作品至今都闪耀着灿灿的光辉。但是,应该看到,作为外来的艺术门类,油画自身艺术语言的发展始终受到各种限制。这些限制,既有社会需要的制约,也有政治教化功能的调控,还包括作为一个外来画种,油画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对西式深层文化的隔膜和对油画艺术语言深层体味的欠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油画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政治的因素虽然仍对油画的发展有着一定影响,但其影响已经远远弱于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油画创作产生的冲击。从事油画的中国画家们开始探索油画的本土化问题,尽管油画作为西方艺术的一种已经被缤纷复杂的西方当代艺术所遮盖,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就连上一个世纪才探寻出自己的油画天地的美国也已经把油画看作传统的古老的艺术文明,但是中国的艺术家们,却一如既往地苦苦探索油画的中国化问题,希图让这一西方传统艺术在中国开出自己的花朵,结出自己的果子。

21世纪的今天,中国油画家们希图创造中国化的油画的心情更为迫切起来。面对中国油画发展的这一新形势、新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重地,对这个问题十分重视,在以往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投入艺术实践和探索。依靠开办油画高级研修班来共同探索油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研究和探寻油画的中国化,就是研究院投身油画实践和探索的具体形式之一。

应该说,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国油画家们为了摆脱非艺术因素对油画创作的影响,开始专注于油画语言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于油画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学习是中国油画中国化的基础,没有对油画语言的深入研究和体悟,我们也就无法讲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美学追求。当然,一个掌握油画语言的油画家如果没有对中国文化的深切认识,也难以完成油画中国化的追求和理想。因此,作为一个中国油画家,决不能忽视艺术理论水平和文化的提升,或者说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油画创作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如果忽视了中国文化在油画中应起的作用,不考虑油画的形式语言对于中国文化的契合,在实际创作中要么是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脚印亦步亦趋,要么只能作表面上的民族化或中国化,其作品从艺术精神上来看将仍然是不成熟的舶来品。

在充分认识中国油画所面临的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将油画高级研修班的办学宗旨确定为"技法研修和理论提高并重,促进油画中国化",并以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油画家为教学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艺术培训中心的直接负责下,为油画高级研修班的画家精心设计了学习课程。整个课程基本上分为两大块儿。一是文化课程安排。与其他院校的油画教学不同,本着油画中国化的思想,把理论研修课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这一年中开设了大量的理论研修课,以加强学员中在国传统文化和中外美术史、美术理论上的学养。为了达到这方面的教学要求,首先,在课程安排中考虑了学员的已有专业素质,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在授课中强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因此,学员入学后,中心聘请在京的一些老先生就中国传统文化开设了专题和讲座课。其次,开设中外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课程,并针对西方现当代美术思潮的产生、发展和形成开设了专门课程,使学员对西方现当代美术有比较理性的认识,排除了学员在油画创作中盲目照搬西方的可能。在一年的学习中,基本上达到了学员对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理念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的教学目的,从而使他们的审美和艺术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是专业课程安排。研修班学员大多来自各地高校和文化团体,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受到过良好的学院式教育,对油画基本语言和表现技法的掌握都已经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对于学员的这种特性,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突出了创作意识的培养。具体教学实施中,首先是把写生和创作课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写生直接为创作服务。学员入校后,经过一段写生课程后就直接转入创作,其间又包含了室内写生和外出风景写生。其次,为了使学员在创作中艺术思维不受局限,在上半年的课程安排中,有意识地排除了油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导师制,采用授课教师负责制,即每位授课教师负责解决学员的某一方面的问题。到了下半年,则固定一位教师,针对学员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分别指导。另外,作为系统教学的补充,我们还先后邀请了一批油画名家作讲座,结合他们作品的幻灯片,跟学员谈他们创作心路的演变,帮助学员寻找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这样安排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培养了学生创作个性的发展,避免了油画教学中谁带的学生就跟谁一个面貌的弊玻经过一年的集中学习,学员们的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创作理念普遍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学不可以已"先贤的教诲至今还回荡在后学者的脑海之中,作为世界上最优秀民族之一的中华民族,必将会以其博大精神的文化包容西方文化,创造出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天地。中国人的情感和文化自古便有着含蓄内敛的品性,油画的创作方式规定了作品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打磨,某种意义上说画面作为最后的结果是长久探索的积淀,因而一种较为沉静的语言,可能更适合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但完成这一探索的道路或许是漫长的,当然我们也期待属于中国油画的天才式的中国画家出现,去打开通向中国化的油画的艺术之门,迎来中国油画的新时代。

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最高艺术研究机构,有责任在中国油画的发展中发挥领衔作用。举办高级研修班,共同探讨中国油画的未来由此就显得意义重大。这本画册中的作品,是首届高研班一年内创作的部分作品,虽然还有不成熟之处,但已经足以反映他们这一年学习的业绩。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而中国油画中国化的道路就在脚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们当中不乏有才华的画家,已经开始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同观众交流,给观者以深深的心灵震撼。值得欣慰的是,这种震撼不仅仅是来自于画面视觉的冲击,还包括作品中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

(崔庆忠,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副研究员)(Tom)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