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字号”文物案追踪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5 13:36 来源:
说家贼难防为时过早
关于“故字号”文物香港拍卖案,6月8日《燕赵都市报》爆出新闻:“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最大的一起文物监守自盗案,被盗馆藏文物达二三十件,而涉案文物则达100多件。作案者是一直陪同调查组专家核对外八庙库存文物的当地文物管理部门的文保部主任、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在圈内小有声望的文物专家、年仅41岁的副研究员李海涛。”该消息是否可靠?记者采访了承德文物局的有关领导。
监守自盗
文保部主任是文物大盗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在“故字号”文物香港拍卖案中,国家文物部门的官员对承德文物园林管理局所属的外八庙管理处进行了检查。在清点核对库存文物时,文物专家一眼就看出数件文物为赝品。不久,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2002年12月6日还在单位上班的文保部主任李海涛,12月8日时同事们就已无法联系到他,手机停机,家里电话打不通,有人预感到“出事了”。
而《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他盗窃文物库房的藏品主要有两条途径:一个是仿制赝品,换出真品;另一个就是把没有登记入账的文物私自带出。”
昨天,记者就这两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是否真实采访了承德文物局的一位自称是副局长的领导,他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情况只有警方知道,关于这个案件他们无可奉告,但可以告诉记者的是目前李海涛已在押,李海涛本人在文物界小有名气,关于他家里的“文物”,也有一部分是他自己收购的,但是作为文物工作者不允许私自收购文物,这是有纪律规定的。这位领导还说,李海涛这次的行为就文物局系统来说是个人行为,并不是像有些媒体所说与文物局的其他人有关。
“技术设备全是进口的,也不好防备李海涛这样的人”
承德外八庙的监测系统如何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承德外八庙文保部共有6人负责管理外八庙的文物库房,其中一人负责记账,是不允许进入库房的。进入库房要两人以上,并由保卫科的人陪同。库房外的木门和铁门,钥匙分别由两个人掌握。库房里有24小时的监控探头。作为文物库房的“御座楼”是一栋两层楼房,楼前两个香炉,独立的院落,朱红的高墙。记者试着推最外层的木门,发现门从里面反锁,院子里的狗听到声音,开始狂吠。院里的两名保安闻声而至,隔着门对来者进行查问。
他们告诉记者,24小时轮流有保安人员在文物库房外看守,每班两人加一条狗。
昨天,记者就此问题也采访了承德文物局的这位“领导”,他告诉记者,其实承德的博物馆的文物监测的技术在国内应该说算比较好的,“中国最好的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院,博物院目前存有百万件套文物。国家投资3个亿建立了地下库房,温度常年保持在14℃~17℃之间,湿度保持在50%~55%之间。承德的条件虽然比不上故宫的现代化,但是在国内还是不错的,近两年,我们的技术检测设备全是进口的,但是设备再先进,也不能完全防备发生类似李海涛这样的事,国外的博物馆比我们的还要先进,不也发生文物被盗的事?”
资金缺少
家贼难防的客观理由?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对于外八庙的藏品,外八庙管理处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其不清楚具体数目,只知道外八庙共约有文物7000余件,文物库房里大约有6000多件。而在其接手管理处的时候,也并未进行清查。这名负责人的理由是,“去年10月28日通过的《新文物保护法》,才要求新任负责人接手之时须办理馆藏文物移交手续,而旧文物法对此未有涉及。李案11月才被发现,之前未来得及对文物进行清查。”
而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诚如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相比以前,各地博物馆的安全措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外面的人要想偷窃非常困难,但是“家贼难防”。
据报道,有专家认为,馆藏文物的流失已经成为我国文物走私市场仅次于盗掘古墓的第二大来源。而这些案件的案由虽各异,但其共同之处在于:时间跨度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文物专家认为造成这种后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而经费不足有可能导致的另一个结果就是管理人员不足,有的博物馆的管理也很混乱,这位文物专家也认为,文博界同样存在的腐败问题也是造成这种家贼难防的另外一种原因。
承德文物局的领导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就目前李海涛所涉及的案件能不能被说成是家贼难防现在还为时过早,这要等警方的进一步调查。就目前所发生的事来说,博物馆资金短缺是一个客观原因,但是就李海涛本人而言,他是一位被领导重视的副研究员,本身的收入很可观,怎么会走上这条路,文物局的领导至今也感到难以理解。这位领导告诉记者,这个案件应该很快能够结束,“关于这个问题想必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找到答案。”
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记者将继续关注本案的发展。(东方网)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