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美展掀开最华丽盖头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5 13:36 来源:
昨日,世贸中心二期展馆掀开了最华丽的“盖头”——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于西子湖畔。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宣布第四届工美展开幕。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董绍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傅立民,市领导虞荣仁、顾树森、沈坚等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工美展云集了200多位国内外艺术家和300多家工艺美术企业参展。1万多件展出的玉器、雕塑、陶瓷、漆器、首饰、刺绣、金属工艺品等各类工美艺术精品,恰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大批酷爱工艺美术的人们从各地赶来。国宝一段传奇与神奇的演绎史
一块质地优良的绝好美玉,一件制作绝美的工艺品,大型翡翠雕刻花薰《含香聚瑞》首次离京下江南,自然成为本届工美展上最大的亮点。
目睹着这件通体翠绿、晶莹灵透的花薰,其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感慨:《含香聚瑞》是由中国工艺美术馆珍藏的四件翡翠国宝之一,它采用了套料工艺,将一块高66厘米、宽48厘米、厚36厘米的绝好美玉,做成了高78厘米、宽65厘米、厚39.5厘米的花薰。
说起这四件国宝的原料,颇具传奇色彩。这四块翡翠原料原是一块被锯掉一角的大翠璞,总重803.6公斤。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将这四块翡翠移交轻工业部,负责组织设计和制成大型翡翠艺术品。这一工程从设计到竣工历时8年,得到了国内外3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参与,其中包括当时的美协副主席、雕塑家刘开渠,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玉器专家杨伯达,国家文物局专家王世襄,画家黄胄,书法家启功等。1985年交由被称为“玉雕怪杰”的王树森大师所在的北京玉器厂开始制作,50多名身怀绝技的技艺人员,精心制成。
1989年11月23日,国务院组织召开了大型翡翠艺术珍品鉴定验收会。经专家鉴定确认:四件翡翠作品原料之贵重、创作之精美,为古今中外所未有,鉴定验收委员会专家们一致认定四件大型翡翠玉器为国家级珍品。大师将双手与展品同台亮相。
流连于工美展,惊叹的不仅是那一件件凝聚着大师们毕生心智的精美作品,更有大师们现场作艺的那双“巧手”———“这里全是真功夫1来自北京的一位记者感慨地说。
在飞转的飞轮前,玻雕大师吴子熊拿着一只酒杯,熟练地雕刻出一对展翅欲飞的凤凰;省工美大师姚正华索性将他为北京文博大厦制作的大型装饰作品搬到了展会现场,一位位技艺高超的工作人员现场精心雕刻,这样既确保了工作顺利进行,也是一种工艺的展示;张小泉剪刀厂展位前,总是人头攒动,大家感兴趣的不仅仅是这把“高龄”的剪刀,更是因为,剪刀厂的工作人员们能现场在剪刀上刻上精美的图案和名字,看来,工艺性才是真正的市常
品牌用专业和精品雕琢
自2000年杭州恢复举办西博会以来,工美展就伴随着西博会的成长历程而越发熠熠生辉:连续举办了三届的工美展,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的300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500多家生产企业参展,接待中外客商、收藏家和观众近20万人次,使它成为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展会。
“工美大师金秋聚西博”,奠定了工美展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中国铜艺大师朱炳仁去年将雷峰塔一角搬上展会,今年他又将中华第一铜桥———涌金铜桥亮相展会,类似朱炳仁等不少大师每年都会将他最为得意的展品放在工展会上,从而也推动了整个展会的不断求新、求异,展会的精品效应由此而生。(世艺网)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