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羊人无意中发现大宝藏
公元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家住嘉峪关市新城乡新城村三组的牧羊人张书信的一个无意之举震惊了世界。
那天正午,烈日炎炎,张书信将羊群赶到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找了一个沙丘想躺下休息一会。突然,他发现身后沙堆左侧有一个像老鼠洞但比老鼠洞宽大的洞穴。在好奇驱使下,他将随身携带的牧羊鞭杆插进洞穴内试探,却发现这是一个“无底洞”。张书信围绕沙堆和洞穴端详了许久,心想这极可能是一个不寻常的神秘洞穴,于是在下午收工时将洞口掩埋并做了标记。回家后,他将此事告诉了同村与其交情不错的另一位牧羊人。二人分析认为那个洞口可能是墓葬所在地,商定对神秘洞穴进行探挖。
第二天一大早,张书信与同伴赶着羊群,带着忙了一整夜收拾停当的辘轳、绳索、竹筐、铁锨等工具,径直向那个神秘地点赶去,一到目的地便进行探挖。
经过两天的挖掘,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足以容纳人体的通道。张书信顺着洞口爬行数米进入洞底,划亮随身携带的火柴一照,眼前的情景惊得他目瞪口呆——洞底竟是一个用灰条砖砌成的合葬墓,其中有不少灰条砖上刻有图画,所画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张书信根据平时耳闻目睹的一些墓葬“知识”对古墓进行一番观察,认为墓室主人生前肯定是个富豪人家,但可惜的是,此前早有人捷足先登,虽然他花费了吃奶的力气翻箱倒柜,但终究没能找到他们想要的宝物。但一想起那些他从未见过的“图画砖”(当时他并不知道是砖壁画,更不知道砖壁画的价值)就有些不甘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先将垒墓室用的灰条砖拉回家垒筑了猪圈墙,想看一看生产队有什么反应。
当时,中华大地正经受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往往会被当作牛鬼蛇神而推进垃圾堆,而触及这类事物的人也会受到牵连。就在此后不久,“张书信发现一座古墓葬想盗墓发财”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人说他不务正业、私心杂念重,不但把他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进行批斗,还在他的家里大肆查抄。
在痛苦的折磨中,他想起时任嘉峪关市文教局副局长的焦炳琨同志,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儿子去找焦副局长进行汇报。焦炳琨同志一听此事先是惊讶和兴奋,随后便立即组织和带领有关人员到墓葬现场进行勘察,并迅速将勘察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嘉峪关市政府进行了汇报。
此后不久,中国历史博物馆派专家和学者赴嘉峪关进行了实地勘察。专家们吃惊地发现,张书信发现的竟是魏晋时期的古墓葬,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此墓周围横跨酒泉市果园乡和嘉峪关市新城乡交接线近13平方公里的这块戈壁滩上,分布着同一时期的古墓葬1400多座。更令人惊奇的是,部分墓室内壁垒砌的灰条砖上刻画的彩绘壁画是以前没有见到过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国内罕见。专家们初步勘察和研究后认为,魏晋时期的绘画艺术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发展阶段,而那时是没有摄影资料的年代,所以说,魏晋墓葬群和砖壁画的发现,无疑填补了中国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空白点,给当代提供了研究历史文化和绘画艺术的实物资料,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二、挖掘清理揭开古墓神秘面纱
在专家、学者和当地政府的努力下,魏晋古墓的挖掘清理报告很快得到批准。1972年4月起至1979年期间,先后经过7次大规模的发掘,揭开了魏晋墓葬群的神秘面纱。
1972年4月21日,经过简短的思想动员,古墓清理小组成员和专家浩浩荡荡开赴戈壁滩安营扎寨,开始挖掘清理,至当年5月7日完成第一次挖掘清理任务,清理的两座古墓被分别命名为1号墓和2号墓。其中1号墓存有大量砖壁画,属真正意义上的砖壁画古墓葬,而2号墓只在其墓室内壁上发现了用土红色起稿、画有一棵树的灰条砖,故客观地讲,该墓不属于砖壁画墓。同年6月1日至29日,文物清理小组原班人马头顶烈日,冒着酷暑进行了第二次挖掘,清理了3号和4号砖壁画墓。
1972年10月31日,第三次挖掘清理工作开始,此次清理也是数次挖掘清理中时间最长、难度最大、成果最丰硕的一次。经过70多个日日夜夜奋战,清理了5号、6号和7号3座砖壁画古墓葬。在5号古墓中出土了长120厘米、高45厘米的大型砖壁画《出巡图》,该壁画图气势恢弘,画面阵容庞大,其价值在魏晋墓所有出土的随葬文物中位居榜首。5号墓同时出土的《驿使图》,后来被当作中国邮政标志的样本。
从1973年9月到1979年,有关部门又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挖掘和清理,清理了9号至13号墓,其中仅有12号、13号为壁画墓。
清理工作结束后,所有壁画墓全部安门上锁,除6号墓向游人开放,7号墓专供研究外,其余古墓墓道均被封堵掩埋,以便于保护。1973年8月,5号墓出土的壁画连同垒砌墓室的各种材料完整地搬迁至省城兰州,在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座地下陈列室复原陈列,专供研究和参考。
魏晋墓不仅存有价值连城的砖壁画,其内外建造方式和结构也独具特色。专家们研究发现,分布在嘉峪关、酒泉两地的魏晋墓,从外部建造方式来看,不仅封土(墓室专用术语)紧相毗邻,而且坟堆四周都有沙砾堆砌的正方形“坟圈”,“坟圈”内只有一座墓葬的现象,在国内其它地方发掘的墓葬中还不多见。从内部构造来看,8座砖壁画墓的修筑方式和结构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设计完美,十分讲究。
专家们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戈壁滩上聚集的这些墓葬多以富豪家族聚族而葬。
三、魏晋墓的保护和开发
“地下画廊”的发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作为当地政府,在积极保护好这一宝藏的同时,更注重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0多年来,嘉峪关市和酒泉地区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每年都投入资金进行开发,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挥魏晋墓的旅游优势,嘉峪关市于1988年在古墓群所在地修建了博物馆,将部分出土文物和仿制品整理陈列,并成立了魏晋墓文物管理所,此后又逐年修建了市区通往墓葬群的20多公里公路,将6号墓向游人开放,在6号墓附近还修建了简易停车场等设施,并将这一景点列入全市旅游业的主打项目,从而使“地下画廊”在得到有效保护的同时,日益成为专家考察、游人观光的一个亮点。据介绍,自从嘉峪关新城魏晋墓博物馆和6号墓葬向游人开放以来,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针对周边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特殊性,结合保卫力量和武器装备的实际状况,文物管理所加大对《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经常深入周围乡村进行法制宣传和法律教育,提高当地群众遵纪守法、爱护文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摸底调查,建立起“重点人”安全工作档案,在墓葬群所在地嘉峪关市新城乡的各村建立了群众联防小组,形成乡、村、所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并向群众公开了举报电话。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保卫力量的不断加大,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将盗墓案件消灭在了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