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佛像馆”矗立柴达木盆地
http://www.socang.com 2004-05-12 13:36 来源:
“我们这里有一处‘千佛崖’,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琢,完全是天然形成的,堪称我国最大的‘天然佛像馆’,即将作为柴达木盆地的重要旅游景点对外界开放。”日前,地处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行政委员会李成录主任这样说。
这座“天然佛像馆”座落在茫崖花土沟地区的一条山谷内。因为这里的山崖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千佛齐聚”的场面,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千佛崖”。“千佛崖”所处的山谷名叫游园沟,属于由第三纪的红砂岩构成的丹霞地貌,山谷两边陡峭的崖壁上遍是红色的泥质凝结物。几乎与地面垂直的山崖,由于千百年水流溶蚀和风化作用,红色的砂岩塌落变形,竟出落的极似一尊尊红色泥菩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悬崖上,小的几米,大的数十米,最大的竟达700余米。它们面容肃穆,“穿”着统一的长袈裟,整齐划一地眺望着远方。
在绵延几公里的山崖上,这种“千佛齐聚”的场面不止一处,每走一段路,都可以看到这种连成一片的壮观景象。细细琢磨起来,这里的每块石壁、每座山崖都自成一体,群佛或坐或卧,或俯或仰,连表情也维妙维肖:有的正襟危坐,似在参禅悟道;有的侧望远方,面部表情十分恬然。
李主任介绍,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并不是轻易就能形成的,它是地球内、外两种力联合作用的结果。崖上的红砂岩属于7000多万年前的第三纪,从7000万年前,这里就开始了这样的运动:地球的内营力形成了地球表面的褶皱构造,再加上风雨、日晒等外力作用,才能形成这样令叹为观止的奇迹。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