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看明清铜炉价格走势
http://www.socang.com 2011-12-29 10:21 来源:艺术市场
明清铜器已成为当下艺术品拍卖市场备受关注的门类,较为常见的有瓶、炉、尊、鼎、彝等,其中以铜炉数量最多。从近20年的国内拍卖成交状况看,明清铜炉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都逐年上涨。自20世纪90年代起,铜炉开始在内地拍卖会上亮丽登场。2000年以后,铜炉的平均成交价格稳定在10万元人民币上下。近几年,铜炉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各大拍场佳绩频传。仅就宣德炉而言,据有关统计,2007年全国总成交额逾2600万元,2008年逾4000万元,2009年逾2亿元,2010年仅王世襄藏炉专场总成交额就高达9844.8万元,成绩不俗。
红袖添香 明清铜炉古今共宝
铜炉在古代的使用非常广泛,上至皇宫、庙堂的祭祀礼器,下至书房卧室的香薰暖炉。汉代以前就已有铜质香炉出现。汉代的铜炉中最著名的是“博山炉”。魏晋玄风盛行,士人讲究姿仪,“薰衣剃面”优雅风仪,铜炉出现了多种样式。唐时铜制香具的形制更加繁多。元末明初随着铜炉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其他材质的香炉大量被铜炉取代。明清时期,铜炉更是风靡朝野,所制铜炉种类繁多,精美佳妙,绝后空前。其炼铜之精,尤为特色。闻名遐迩的大明宣德炉,登峰造极,以光滑圆润称著于世,兼有钧瓷的凝重与汝瓷的蕴藉。不仅后人视同金银,即便当朝也极为受宠。明代祝允明毫不讳言:“其虽小所费甚巨,几与金玉同价……当与商彝周鼎共宝。”明清文人雅士热衷感官养生学的研究,喜爱在书斋雅卧内以铜炉焚香以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和古雅氛围。由于文人雅士对铜炉的钟爱,一时铸炉成风,据明末著名收藏家项子京记载,当时铜炉造假成风,虽十炉九伪,但仿品也属上乘,如石叟、琴书侣、玉堂清玩、仲师记、树德堂、品竹斋等都是当时著名品牌,其价可比和氏璧。2007年11月11日以68.2万元拍卖成交的石叟款紫铜错金群僧图双狮耳香炉(图1)就是一例。
明清铜炉炼铜技艺精湛高超,错金、镀银、包金、镶嵌等装饰手法多样。明清铜炉,虽然造型、装饰不尽相同、层出不穷,但仿前制较多,更以仿宣德炉为甚。鉴赏铜炉有别于其他铜器,王世襄曾漫话藏炉,“历来藏炉家欣赏的就是其简练造型和幽雅铜色,尤以不着纤尘,润泽如处女肌肤,精光内含,静而不嚣为贵。这是经过长年炭墼烧爇,徐徐火养而成的。铜色也会在火养的过程中出现变化,越变越耐看,直到完美的程度。”如故宫博物院藏双龙抱柱铜炉、兽耳活环钵式炉、冲耳乳足炉等都是明清铜炉的精品,虽炉身无饰花纹,但造型严谨精准,光泽含蓄,高贵典雅。明清铜炉大多以其金属色彩丰富多变为特色,比较常见的如朱砂斑、栗壳色、茄皮紫、甘蔗红、鹦羽绿、秋梨白等多达几十种;炉款多铸于炉底,其中御制铜炉中以吴邦佐款传世较多,也有“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等款识,相对较少。明清时期的铜炉,大部分失去了早期铜炉的礼乐祭器功能,变成了一种文化生活的点缀。
追昔抚今 铜炉收藏连年升温
明清铜炉收藏热,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首先出现在港台地区,以台湾地区更为突出,当时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台湾古玩收藏热迅速升温,内地大量精美铜炉随之流向台湾,铜炉价格一度上扬,而内地藏界鲜有注目,其铜炉的上拍也寥若晨星:1994年内地首拍一座明末八宝纹兽耳铜炉(估价3.5万至4.5万元),却最终流拍。直到1996年才又出现3座明清铜炉的上拍纪录,其中只有一件清中期“宣德年制”篆款平口双耳铜香炉以3.52万元拍出。1997年春拍,内地铜炉上拍量增多,成交价格有所增长,一件明代“玉堂清玩”款洒金铜三足香炉以9.35万元拍出和一件清中期“红云山房”款铜炉以9.9万元成交几乎成了这一时期内地铜炉拍卖纪录的峰值,但其价格总体变幅不大,多在5万元上下波动。而同一时期的港台地区铜炉成拍价格几乎是内地的数倍。直到21世纪初,内地铜炉市场悄然崛起。
随着内地艺术品市场日趋稳健,2000年伊始,内地铜炉拍卖价格不断攀升,但与港台市场行情仍有差距。2000年5月1日,“大明正德年制”款洒金螭龙耳清代铜炉以49.35万港元在香港拍出,同年北京翰海上拍的14座铜炉,成交了10座,其中 “康熙六十年制”款《万寿无疆》双耳三足清代铜炉以20.9万元落槌,创当年内地铜炉拍卖成交最高价,拉开了内地铜炉行情上升的序幕,大有与港台地区持平之势。
2003年王世襄旧藏铜炉拍卖专场实现一次飞跃。2003年11月26日王世襄夫妇收藏铜炉专场上,21件明清铜炉以平均每件56万元的价格全部易主,震惊藏界。是时,纽约、香港、北京明清铜炉市场几成鼎立之势,交相辉映,屡创高价。2004年秋拍,香港佳士得上拍的明末清初嵌玉铜香薰以185.575万港元落槌,成为此前明清铜炉的最高值。同年北京翰海推出一件乾隆铜鎏金嵌百宝福寿香薰,拍出了671万元的峰值。
2004年以后的铜炉拍场蒸蒸日上,总体而言铜炉价格普遍上涨,高价迭出,有的涨幅明显。2005年全年5座铜炉成交价都超过300万元,当中清乾隆“养心殿精鉴玺”楷款铜鎏金云龙双耳炉(图2),拍至555.5万元。而此炉在3年后的2008年已涨至739.2万元。2008年的铜炉拍场上出现的铜炉组合器具,成绩不俗,彰显出了铜炉市场的巨大潜能:这组清乾隆御制铜铸刻二龙争珠图“大清乾隆年制”款五供(包括一对宝瓶、一对烛台、一只双耳大香炉,尺寸均在75至86厘米)以2272.75万港元成交,是铜炉组合器具的拍卖最高纪录。同年,北京保利春拍一座清乾隆铜雕云龙纹双耳大炉拍出了235.2万元;北京匡时上拍的清雍正时期所制的“大明宣德年制”款点金双耳三足炉(图3)以156.8万元成交。2009年北京诚轩上拍了一座收藏传承脉络清晰的清乾隆铜鎏金兽面纹三足香炉,估价50万元至60万元,最终以212.8万元成交。此炉原为欧美藏家所藏,曾先后于1981年12月16日、2001年11月13日被伦敦佳士得两次拍卖,形制规整,保存完好,御制气息浓郁,据专家查证:“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均与故宫御花园门前所置‘大清乾隆十年造’款大香炉一致”,是非常少见的案头供炉精品。随后的2010年又是明清铜炉拍卖一个关键性的年份。从历年成拍精品铜炉的最高价来看,这一年是铜炉在拍场的又一次飞跃。纵观2000年以来10年的铜炉成交状况,将每年成交额的峰值做一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其上扬趋势(见表一)。虽有些年份稍有回落,但仍然不影响其整体高升的走势,特别是在2010年,不仅上百万元的铜炉数量剧增,而且在2010年底的王世襄藏炉专场上拍出的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图4),以1512万元落槌,创造了最新的铜炉成交纪录。
稳中有升 铜炉价值渐回本位
2010年全国铜炉拍场在多地拉开帷幕,西泠拍卖、北京翰海、浙江钱塘等均组集了铜炉的拍卖专题。各地明清铜炉的成交价格涨势相当明显,铜炉的上拍量及成交量均创历年之最,其中黄玄龙收藏的明代鎏金铺首衔环钵盂式铜炉(连座)拍到了302.4万元的高价,创文房案头小号炉的成交价格之最,此炉直径18厘米,高14.6厘米,炉底刻篆书“宣德”款。此外,2010年6月6日至7日北京翰海成功拍出了38座明清铜炉,“永宝珍玩”篆书款康熙铜錾开光海水龙凤铺首炉(炉里“康熙年制”楷书款)以53.76万元拍出。西泠拍卖于同年7月6日开展了“首届香具•茶具专场”,除7个其他材质香炉外,其余65座悉为铜炉。铜炉拍场在国内的普遍增多,正是铜炉市场升温的客观表征。另外,精品铜炉的拍价都较为可观:明代项子京所藏的“项子京宝藏”款鎏金戟耳炉(原为民国南浔收藏家张钧衡旧藏)拍至154.56万元,明代“正德年制”款阿拉伯文炉瓶盒3式一组以100.8万元成交。此外,7月3日浙江钱塘组集的“宝器铭香”铜炉专场38座成交34座,成交额为362.77万元;清代铸“大清乾隆年制”篆款铜鬲式炉(图5)拍出了134.4万元;还有“大清乾隆年制”篆款的清乾隆铜象耳簋式炉也以同样的价格成交。
单以2010年一年的铜炉上拍情况为例,选取成交额在4万元以上铜炉83座,以时间为序(从左至右)将其成交额制成折线图(见表二)。所选铜炉较为平均地分布在最高价与最低价的值域内,以期较为客观地展现该年的铜炉市场行情。通过该图,不难发现整个一年铜炉市场价格较为平稳围绕15万上下波动,偶有达到百万之上。上半年最高的百万级以上铜炉为5月16日上拍的明鎏金铺兽首衔环钵盂式铜炉(连座)以302.4万元成交。飞跃出现在年终的几场拍卖中的几次过百万元的成交纪录。整体而言,2010铜炉市场行情稳中有升,虽时有涨落,但总体有走高趋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12月,王世襄旧藏的明清铜炉专场拍卖所拍铜炉自2003年易手后沉寂至今,再次拍场亮相后,其价格已经翻了数倍,且后市潜力依然可观,因而立即引起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行楷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以5万元起拍,第一口价就被叫到了60万元,激烈竞争后,以116.1万元被内地藏家竞得;“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款冲天耳三足炉(图6)也竟拍到了166.1万元。这两座炉创造了明清铜炉拍卖至今为止的最好成绩。为明清铜炉的身价确定了参照系。
从2010年的明清铜炉拍卖趋势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藏界对明清铜炉的关注持续平稳升温。从铜炉拍卖场次来看,铜炉拍场有跨地域增多趋势。从上拍藏品数额及成交率来看,均逐年攀升,稳中见涨。不仅铜炉高价拍品较前几年明显增多,且其落槌峰值也是再创新高。纵观2000以后明清铜炉的市场走势,有理由期待今后将有一个平稳上升的价格态势。
瞩目前瞻 明清铜炉走势看好
明清以来,铜炉收藏历经6次高潮,一潮高于一潮。如今的藏界不仅仿炉遍地开花,且寻购者日增,并屡次问鼎精品,普通藏者更趋之若鹜。逐步跨地域增多的明清铜炉拍场中精品均高价迭出,市场成交额一翻再翻。明清铜炉不仅是国家礼乐祭祀的政权象征,也是文人雅士书斋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环节。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注定其在艺术品收藏之中独具一席地位,铜炉收藏所蕴含着的丰富而厚重文化内涵绝不逊色于瓷器。目前明清铜炉收藏刚刚起步,精品的成交价动辄上百万,甚至出现过千万级的作品。但与书画、瓷器、玉器、家具、佛像等明清时期其他门类艺术品的“亿元时代”相比,成交价格尚望尘莫及。主要原因首先是藏家对铜炉价值认知的缺失,其次缘于学界对明清铜炉研究的不足。中国的铜炉文化发达,但学术研究往往集中在三代青铜炉上,鲜有涉足明清,对其关注相对薄弱。明清铜炉名播世界,誉满人寰,非止明清之荣,也是国人之光,弥足称述。在当下的铜炉收藏热潮中,明清铜炉稳中见涨,已渐回价值本位,但仍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期待更多学者和藏家的关注,其未来成长空间不可限量。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明清铜炉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