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档案
尚志堂吴宅位于西北街58、66号。2003年被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2009年被列为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宅坐北朝南,三路四进。东为正路,现第二进为大厅,面阔三间13米,进深九檩13米。扁作大梁,雕有包袱锦“百蝠流云”。
两山墙细砖贴面。厅前石板铺地,院墙瓦檐下饰清水砖斗三升牌科和抛枋。南有双 面砖雕门楼。西路存楼二进和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门楼三座,砖雕甚精。原有敕赐石碑四块,1973年收存于苏州博物馆。
解放初,尚志堂已散为民居。1954年,尚志堂中路归檀香扇厂作为厂房使用,东西两路仍为民居。1989年1月30日,檀香扇厂夜间遭到纵火,楼厅建筑被付之一炬。2002年8月,檀香扇厂进行改制调整,利用中路建筑筹建“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2003年1月16日,正式建成开馆。
西北街58号,一扇极为普通的石库门内,却藏着一处美宅,这就是建于清代的尚志堂吴宅,如今已成为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馆以来,接待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向全世界展示着苏州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苏州一扇亮丽的文化窗口。”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马建庭介绍说。
百多年前 曾被忠王李秀成征用
尚志堂吴宅建于乾隆年间,数百年来历尽了风雨沧桑,几易其主。据说它最初的主人姓高,而在文物部门的登记册上,它被称作“尚志堂吴宅”。虽然如此,但它的历任主人中,吴氏的名声却远不如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来得响亮。一百多年前,太平军攻占苏州,吴宅被李秀成征用,作为他安置家眷的所在。
“还有人说这里曾是清代苏州状元陆润庠的旧居,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查到可靠的史料记载。”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马建庭说,由于朝代更迭、家族变迁等因素,老宅易手是常见的事,吴宅也不例外。在吴宅的历任主人中,有的无案可稽,或有记载传说的,也多语焉不详,以至于流为一种传说。就似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征用吴宅一样,不用文字记载,稍对苏州历史或古建有所关注的老苏州都会如此说。距吴宅东侧一箭之地,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那是李秀成办公的场所。选择吴宅就近安置家眷,也在情理之中。
辉煌岁月 清代老宅变身博物馆
被李秀成征用,也许是吴宅的幸运。据史载,太平天国时期,毁于兵祸的苏州宅第不计其数,而至上世纪中叶,吴宅依然较为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解放初,尚志堂吴宅散为民居,其中路后归檀香扇厂使用,2002年8月,檀香扇厂进行改制调整,利用中路建筑筹建“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并于2003年1月正式对社会开放,这座老宅也进入它有史以来最辉煌的岁月。
馆内分设珍品精品馆、织绣艺术馆、综合雕刻艺术馆、檀香艺术馆、微型景观馆五个展馆。陈列和展示的众多工艺美术精品、珍品中,不但包含了当今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的代表作品,还包括一部分已故老艺人的绝品、孤品。后面还有红木家具馆、工艺技艺表演馆以及工艺美术界人士个展厅。
马建庭介绍说,馆内收藏有苏州近代的刺绣、檀香扇、缂丝、琢玉、木雕、石雕、剧装、桃花坞木刻年画、明式家具、民族乐器、仿古铜器、雕漆、金属工艺品及文房四宝等十余类近千件工艺美术精品、珍品。无论是展馆环境、展馆面积、馆藏品种和数量均居全国工艺美术类专业博物馆之首。
老宅新用 成工艺美术大师摇篮
明清时期,苏州工艺美术的发达令人惊讶,中国工艺美术24个大类中,除了美术陶瓷和烟花爆竹,其余22个工艺美术种类苏州不仅有,而且都独具特色。随着历史的进程,苏州工艺美术再次迎来发展春天。如今吴宅已变身一座收纳姑苏奇珍的工艺美术博物馆。
据介绍,在珍品精品馆中,有一对2米高的象牙雕《满堂佛》,经苏州巧手工匠耗时3年全透雕出释迦牟尼佛祖、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150余尊佛像,造型各异形态逼真,荣获2002年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此外,这里还有雕成50多层、层层都能转动的象牙球雕《如意八仙》;有用1吨多重的玉料精雕而成的岫玉雕刻折扇《龙凤呈祥》……每一件展品,都是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缩影。
自2008年起,由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创立的“子冈杯”玉雕精品展评选活动在这里举行,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一批批省市级玉雕大师从这里诞生,有力地推动了苏州玉雕行业的发展,尚志堂吴宅也成为苏州工艺美术大师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