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从1995年始发,延续至今。这是一套很值得研究的系列银币,它的设计构想所反映出来的,恰是中国金币事业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来的发展姿态与立足点。我们不妨以2007年作为一个分水岭,本文从2007年前与2007年后这两个阶段来谈谈个人所理解的钱币博览会纪念银币设计构想。
从1995年至2006年,在很多收藏者的眼中,这个系列更像熊猫币的一个增发品种。除2001、2002年设计构思不同,2003年因非典而未发行外,从1995年始发,到2006年,设计构思基本与当年的熊猫普币相同,即正面主图为北京天坛祈年殿,背面主图为熊猫,所不同之处只在于正面外圈附加“XX年北京国际邮票钱币博览会纪念”中文字样,也有泉友叫它是“熊猫加字版”钱博会银币。包括2001年和2002年的两枚,这个时期的钱币博览会银币总体的设计构思是“以我为主”。这里的“我”,指的是“本民族本国家所举办的钱币博览会”。
这和当时钱币博览会的举办规模、国际国内的影响力以及展品层次都有很大的关系。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钱币博览会参展单位不过百余家,展品以礼品、收藏品、邮品居多,钱币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国外有实力的钱币展商和观展人员也是为数不多。如何才能扩大钱博会的社会影响力,这就需要策划人员煞费苦心,需要在展会整体品牌形象的塑造上下一番功夫,“国宝熊猫”为设计元素的纪念币肯定是不二的选择,可以通过熊猫极富亲和力与知名度的形象代言,赢得社会公众以及国外钱币收藏爱好者(也包括熊猫迷们)的认同,让大家在这个活泼可爱的众所周知的形象中,对钱博会产生美好的联想与亲切的印象。
2001年和2002年的钱博会银币,虽然从画面处理来看,拐了一个弯,没有延续“熊猫加字”的老路,但从立意和形象元素的组合来看,仍然突出钱币博览会的中国元素。2001年银币的设计者以博览会展出地点-北京国贸中心及周边建筑群为主体,以一个俯视的大场面展现了新北京的宏伟形象,背后衬托着一个浮雕处理过的地球形象,这里表现的“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是以“北京”为重点;2002年以比较抽象的现代都市旋律图为主景,展现的仍是现代中国现代北京的都市风采,设计构思上仍然“以我为主”。
落一叶而知秋,虽然2001年中国入世,2002年开始钱博会吸引了更多海外的展商参与盛会,但2007年以前的国际钱币博览会本身不那么“博”,平台也不够“国际”,所以这个时期的主题纪念银币,更多以展示“我”为主,以打民族形象牌为主。2007年,钱博会迎来了一个历史大飞跃,当年发行了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主题银币,这以后的设计构思更倾向于展现钱币文化的影响力,展现东西方不同文明,不同体系钱币文化的异同与交流,充分反映了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的国际性和蕴含的文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