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英:如何看待“艺术的终结”
http://www.socang.com   2011-09-24 10: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易英

     “艺术的终结”是指以审美为中心的对艺术作品的认识、分析、判断。这个历史应该说已经完结。由于时代的发展,美术作品不再是简单的审美问题,因为传统艺术比如国画、油画的审美特性转移了,被切换掉了,所以已经不能够完全按照以前的审美方式来研究美术。
  当代艺术不完全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很难说作品是优美的,或者说是丑陋的。它承载着更多的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意义,这样一些观念会反馈到美术史研究。
  一部美术史,不仅仅是专业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包括了人类文明中产生的所有的图像。当然这是一个当代的概念,只有用当代概念看历史的时候才会重新审视历史。我们把它叫做审美的美术史,它是历史,和当代艺术的变化也很有关系。当代艺术既然不仅仅是一种审美的艺术,因为传统的审美功能已经被大众文化所取代。对于公众来说,电视、商业广告等图像接触的多,而对于传统艺术接触的则很少。
  传统艺术本身的变化以及新的艺术形态(比如影像、多媒体、装置、行为艺术)的产生,使得当代艺术具有更多的社会性。所以,当我们谈论艺术的终结或艺术史的终结,实际上是说一种转型。
  在今天的艺术氛围中,传统艺术很容易被商业化。我们没有实现真正的当代艺术转型,反而使得传统艺术陷入到商业化的误区。这样的艺术已经引不起我们的兴趣,为什么?因为即使从传统的意义上说,它们不能提供更多的审美因素,又不能够承载当代社会所要求的意义和价值。
  除了商业化,当代艺术的问题还表现为体制化。体制化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已渗透到各种美展,从文化机构到美术学院,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滞后的力量,使得艺术很难往前发展。而且,体制化和商业化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
  面对艺术的终结,我们该怎么做?现在的一些批评家,其实不是真正的批评家,也许称之为策展人更合适,他们是凭借艺术商业化来分钱的。在中国体现得最明显的,是很难看到有价值、有意义的商业化展览。实际上,在年轻人中也有积极的一面——他们的境遇,他们对于社会的直接体验,使得他们的艺术创作包含了很多积极性的东西。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艺术创造的天赋,再加上不太顺利的境遇,他的艺术就会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我觉得这是当代艺术最需要的东西。一般的策展人不会在这上面花力气,真正的批评家要承担挖掘具有当代艺术意义的新人新作的任务,虽然这很难。
  不管怎么说,采用对话的方式,引进国外的策展人做展览,对我们来说,肯定有积极的因素。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双年展或三年展的方式,可以推进当代艺术的发展,其实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促进我们对于当代社会的认识,促进中国当代艺术的转型。

  (作者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本文由“广州三年展”办公室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易英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蔡国强的野心-记录蔡国强《观潮图》火药草公开制作活动 蔡国强的野心-记录蔡国强《观潮图》火药草公开制作活动 明清官窑中的低温铜绿釉(图) 明清官窑中的低温铜绿釉(图) 2011年上海敬华秋季十周年拍卖会综述(图) 2011年上海敬华秋季十周年拍卖会综述(图) 奥运奖牌设计者再出新作 奥运奖牌设计者再出新作 白玉《背壶瓶》亮相玉雕大师张铁成、王建艺术精品展开展(图) 姜宝林艺术展在浙江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姜宝林艺术展在浙江省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超有机展览20日开幕(图)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超有机展览20日开幕(图) 一批罕见的辛亥文物在上海亮相(图) 一批罕见的辛亥文物在上海亮相(图) 第四届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精英展举办(图) 第四届中国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精英展举办(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