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玩收藏抗通胀 想法很天真
http://www.socang.com 2011-08-26 09:5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一个现场短片中,收藏节目主持人王刚披露:中国目前有7000多万人玩收藏。
笔者对于这些“勇士”深表理解。在C P I高企的今天,面对银行的负利率,热爱储蓄的中国百姓被逼出空前的投资冲动。正常情况下,他们有三条出路:一是楼市,二是股市,三是收藏———主要围绕艺术品投资展开。
现在楼市在宏观调控下,其增值效用已大不如前。股市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加上先天治理结构存在制度性缺陷,回探到去年低点2319点附近的可能性激增,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利好,对百姓来说盲目进入凶多吉少。
于是,在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大量民间资本涌入收藏领域,使其迅速升温至沸点。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取得了428亿的骄人业绩。这场发端于高收入人群的投机游戏迅速波及到普通公众,形成了所谓的全民收藏热。从陶瓷、书画波及到邮票、玩具、烟标、模型、报纸、门票等,无不价格疯长,创造出诱人的发财神话。
艺术品投资讲求鉴赏二字,颇有技术含量,而普通投资人很难具备这样的素质,没人帮着掌眼,便只能不断打眼。本来,专业人士可以帮助百姓去伪存真,但由于多数专家的使命是为故宫(微博)等官办文物单位鉴定国宝,有公信力的民间鉴定机构本来就匮乏,加上部分专家受利益驱动,不是成为谋取私利的黑手,就是成为机构炒家的帮凶,使盲目进入收藏界的非专业人士买椟还珠,饱受戕害。
与此同时,一个庞大的艺术品投机链条逐渐发展壮大,形成藏家做东、资本坐庄、专家忽悠、苦主买单的作业模式,正常的艺术品投资便向恶性金融衍生品方向转型。
在鉴定机制、定价机制、交易机制、监管机制都存在黑洞的今天,要想从艺术品投资领域获益,要么运气极佳———每次都能碰到一个博傻游戏中更笨的人接盘,要么就是赌场好手。
甚至可以说,畸形的艺术品投机市场,危害远甚于曾多次耗散公众财富的股市和楼市,之所以没有破裂,只是由于时间未到。
即使在制度相对完善、监管比较到位的发达国家,在货币升值、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也难逃泡沫崩裂的下场。1987年至1990年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落入日本买家的手中。这4年日本就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而据日本画商最乐观的估计,当年令人目眩的“泡沫经济”年代,日本人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
因此,笔者告诫从收藏中淘金的普通人:看紧荷包,远离收藏。唯一的例外是,您回归了收藏本来的真谛,纯粹从爱好出发,将收藏当作提升生活品质和格调的雅趣。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评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