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汉斯:巴塞尔将瑞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展览(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8-23 16:23   来源:收藏·拍卖

汉斯•尤而里奇•奥布里斯特

  文:吴建儒

  前言:

  汉斯·尤而里奇·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人称小汉斯,是当代艺术界中的风头人物,每年在英国艺术杂志《Art Review》评选的艺术权力榜上,小汉斯总是名列前茅,2009年他排到第一位。小汉斯出生于瑞士,却说着一口浓重意大利口音的英语,语速极快,但似乎还是无法跟上他脑子运转的速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小汉斯便和中国艺术家和策展人展开密切的合作,例如“移动中的城市”、“中国思想:马拉松谈话”等项目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目前他是英国蛇形画廊的艺术总监之一。近20年来,他不断地在世界各地旅行,策划各种艺术展览、项目,在他身上,几乎看不到国家的界限,他对全球的当代艺术了如指掌甚至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发展。在本次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期间,他主持了“艺术对话”项目,在采访过程中,他不断强调自己作为一名策展人巴塞尔给他带来的感受,尽管外界对今年的巴塞尔的报道大多关于良好的成交状况,但小汉斯却更加关注在艺术博览会上讨论艺术实践的新方向。

  正文:

  《收藏·拍卖》:目前不少欧洲国家正在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而我们看到不少报道称今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成交状况非常好,这是是否是一个矛盾的现象?

  小汉斯:这其实是一个经济多重中心的问题,普遍意义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情况。我并非一位艺术市场研究专家,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中,我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会议和研讨会,事实上,我在过去的十年都一直为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组织各种各样的研讨会。

  《收藏·拍卖》:每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中国画廊可以进入巴塞尔,这似乎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能参与巴塞尔的中国画廊在业界有着极高的荣誉,您怎么看待这种情况?为什么中国画廊参与巴塞尔的几率比其他国家的画廊低?这与中国的艺术作品有关吗,或者是其他原因?

  小汉斯:我并没有参与巴塞尔画廊选拔的工作,如上所说,我只参与巴塞尔中的会议和研讨部分,或者为美术馆策展。但我相信,巴塞尔其实非常关注中国的艺术家,2006年,我们曾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巴塞尔的“对话”项目(编者注:论坛“中国:全球艺术竞技场中的新机遇”是2006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对话”项目,主持人:范迪安,参与:艾未未、费大为、艾琳娜·福斯特、黄笃、小汉斯、欧宁、克雷格·罗宾斯、汪晖,论坛主题:中国如何在目前全球当代艺术勃兴的环境中获益?当代艺术系统中的中国方位;什么因素使中国成为全球艺术的目的地?等),我们探讨了美术馆的未来,该研讨会非常成功并受到极大的关注。作为一名策展人,中国艺术家是我在策划活动中很重要的角色,例如我在1997年和侯瀚如策划的“移动中的城市”就选择了很多中国艺术家参加,不仅仅是展览,在我的出版物中也与不少中国艺术家合作。前不久,我和克劳斯(Klaus Biesenbach,纽约现代美术馆策展人)刚刚在曼彻斯特画廊举办的展览“11个房间”,探讨艺术中的空间问题,同样邀请了中国艺术家徐震。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那么少中国画廊参展巴塞尔。

  《收藏·拍卖》:作为一个批评家和策展人,您怎么看待巴塞尔这样一个艺术品交易的平台?为什巴塞尔在全球艺术博览会中占如此重要的位置?

  小汉斯:作为一个策展人,我觉得博览会中各方面的综合作用是很重要的。我会参观艺术学院、画廊、美术馆,当然也会参观艺术博览会。艺术博览会很有意思,每年的6月,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将整个瑞士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展览,非常多的展览同期在各大画廊、美术馆举行着。年轻艺术家在博览会上冒出来,所以在这段时间,不仅仅是巴塞尔博览正在进行着艺术展,并且整个国家都成为一个展览。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所以其间我也走访美术馆或者邻国的美术馆。我想在巴塞尔期间策划的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今年延斯·霍夫曼(Jens Hoffmann,加洲沃蒂斯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策划了巴塞尔的“艺术之旅”(Art Parcours)公共项目,该项目是对当地一条有名的历史街道奥尔本的各处进行艺术改造,所邀请的不同年龄层的艺术家为此做了非常特别的公共项目,我们可以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到河边,很有意思。这不仅仅是给全球的观众,并且也是给当地人看的,这点对于巴塞尔而言非常重要,它给瑞士人带来了很好的艺术作品。

  巴塞尔期间,我遇到许多其他非常出色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并与他们合作。两年前,我和艺术家菲利普(Philippe Parreno)在剧场中共同策划了名为“Il Tempo del Postino”(大意为:邮差时刻)的表演项目,我们邀请了20多位艺术家在剧场中进行创作,共同探讨一系列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对于我而言,相比较为美术馆做收藏或者参加会议,在巴塞尔策划各种项目是更重要的。目前,我更关心的是关于艺术家的实践,关于在21世纪艺术的不同实践方式,所以今年巴塞尔的论坛主题是“艺术家作为城市规划者”,而去年巴塞尔迈阿密期间,研讨会的主题是“艺术家作为艺术学院的创立者”和“教育的进程”,论及学院中的艺术教育。

  《收藏·拍卖》:您说的举办研讨会、策划艺术项目等这些策展人在巴塞尔期间所做的事情是否会给藏家带来新的收藏思路?这是否会指向某种新的收藏领域?或者重新定义“什么是藏品”这一问题?

  小汉斯:就像你看到的那样,很多艺术场景都无法收藏,更重要的是,许多公共艺术项目是为特定的场所而做的,例如上述的“Il Tempo del Postino”是行为和表演,它更多的是关于观念。某些艺术形式正在从原来的艺术媒介中分离开来,进入其他领域探险。

  《收藏·拍卖》:本次的巴塞尔中的“对话”、“艺术沙龙”项目中的话题涉及了广泛的领域,我们知道,您主持了“艺术实践的未来”对话,主题是“艺术家作为城市规划者”,自“情境主义”(situationism)以来西方理论家对此有许多讨论,例如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法国哲学家,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对于康斯顿(Constant Nieuwenhuis,1920—2005,荷兰画家)所描绘的新巴比伦有过高度的赞誉,但新巴比伦最终也仅仅停留在模型阶段。也许,将艺术的模型转换成现实是存在某些障碍的,您是怎么看待艺术为城市规划所做出的新模型?

  小汉斯:是的,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艺术家作为城市规划”这一话题展示了与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当都市现实的生产观念成为艺术模型的时候,事情变得非常有趣,城市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变得不是唯一的需要,而是明显带着艺术家的观察,例如,奥拉维尔(Olafur Elliasson,1967年生,丹麦籍艺术家,作品常将自然景观介入都市环境)开始设计建造基础设置和建筑,并且考虑在火星或其他星球上建筑城市。同时,也有许多艺术家正在关注城市生产中更小的规模创作,这远远不只是关于基础设施的设计,它将为城市增加更多色彩并且开始承认和接受艺术观念介入城市设计。同样,卢克(Luc Deleu,1944年生,德国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艺术家)和斯蒂芬(Stephen Willats,1943年生,英国观念艺术家)都是具有艺术家视角的城市规划师,日本Bow-Wow建筑事务所的贝岛桃代(Momoyo Kaijima)也是与艺术圈联系非常紧密的建筑师。

  在此,我想谈一下艺术家陈箴,因为“艺术家作为城市规划者”的想法其实是来源于陈箴。他是我一位好朋友,十年前不幸离世,不然他也应该出现在这次的巴塞尔讨论中,他经常去各处旅行,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一起去了大阪,我永远忘不了我们在机场的那段谈话,他说他想回到上海成为一名城市规划师,在上海实现他关于城市建设的设想,所以这次的主题也是对陈箴的缅怀。

  在“艺术沙龙”中,我邀请了蒂诺(Tino Sehgal,英国裔德国艺术家)和宾斯万格教授(Hans Christoph Binswanger,曾为瑞士圣加伦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蒂诺创作过很多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作品,艺术,或者说很多的手工艺,都把生活状态变成雕塑,他的作品不仅仅是表演,而是关于时间的雕塑。宾斯万格教授也是1987年我在读大学时的导师,今年已经87岁高龄。他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作为长期研究的对象,他在寻找经济增长与生态学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答案:不断增长的经济,对生态而言意味着什么?这样的关联是如何被支撑起来的?有趣的是,蒂诺其实是受到宾斯万格教授的理论启发而创作,所以我在艺术沙龙环节邀请了他们进行对话。

  《收藏·拍卖》:能否谈谈本次博览会中您最感兴趣的作品或项目?

  小汉斯:这次的“艺术无限”非常有意思,丹尼尔·布朗(Daniel Buren,1938年生,法国观念艺术家)的作品Autour du retour d’un détour – Inscriptions令我感到震撼,他同样把建筑和艺术联系起来,在艺术与建筑、干预之间搭起了桥梁。另外,在这次的博览会中,我惊讶地发现很多画廊都在卖汉斯-皮特·费尔德曼(Hans-Peter Feldmann,1941年生,德国视觉艺术家)的作品,他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现在70岁了,去年在纽约获得了雨果·波士奖(Hugo Boss Prize),他的作品彻底颠覆了在档案和雕塑中,声音和影像是如何生产的概念。我认为他影响了许多年轻艺术家,甚至可以称其为“艺术家之父”,在巴塞尔可以看到关于费尔德曼的反思十分有意思。

  《收藏·拍卖》:几个月前,巴塞尔收购了香港艺术博览会(Art HK),目前可以看到全球三大艺术交易平台变为佳士得、苏富比和巴塞尔,您如何看待这件事?

  小汉斯:我每年都会去香港艺术博览会,现在谈这件事的看法为时尚早,香港给我带来的是很多中国艺术的信息,尤其是年轻一代艺术家和当地的信息。

  (录音整理:黄晓)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博览会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茁壮成长的印尼当代艺术(图) 茁壮成长的印尼当代艺术(图) 【现场】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今日开幕(图) 【现场】鲁迅的面容-中国新兴木刻运动80周年暨鲁迅诞辰130周年纪念特展今日开幕(图) 故宫以炫耀口气谈论文物被盗案(图) 故宫以炫耀口气谈论文物被盗案(图) 中翰清花:金秋大拍9月10日举槌(图) 中翰清花:金秋大拍9月10日举槌(图) 官窑中的官窑—— 官窑中的官窑—— 记中翰清花秋拍两件珐琅彩瓷器(图)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将在世贸商城推出贺友直的“城市边角”(图) 2011上海艺术博览会将在世贸商城推出贺友直的“城市边角”(图) 【专文】复制的意义—版画的艺术价值 【专文】复制的意义—版画的艺术价值 一洗万古凡马空——记徐悲鸿《双马长驱》(图) 一洗万古凡马空——记徐悲鸿《双马长驱》(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