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发行量?200枚!多大直径?90毫米!多大面额?10000元!
这就是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金银纪念币中份量最重的一枚——1公斤“观星台”纪念金币。
这样的纪念金币,我们只能用敬仰的眼光,远远地默默地凝视。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它是中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第39处文化瑰宝。对于这样厚重而炫目的选题,中国人民银行自然格外重视,三金两银共5枚纪念币,不仅金币数量超过银币数量,而且在金币中设置1公斤的超大规格。
对于这枚1公斤的重量级金币来说,其表现对象自然也是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中的重中之重——观星台。
观星台建于元,位于河南登封东南告城镇,北依嵩山,南望箕山,前临颍河之水。前后院落分照壁、山门、垂花门、周公测影台、大殿、观星台、螽斯殿等7进。“观星台”纪念金币所表现的是观星台单一建筑,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纪念金币的设计者,以此为主要设计元素,重点强调它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建筑层面的意义,其二是科学层面的意义。设计过程中,又巧妙地将这两个层面的意义融合到一起,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
世界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1公斤纪念金币背面图案
观星台建筑层面的意义,在于建筑本身。中国传统的青砖石结构,主要由台身和石圭两部分组成。台身下大上小,状似覆斗,台面呈方形。其功用,“昼参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石圭又称量天尺,由36块青石铺成,通长31.19米。以此量天,不说建筑,单气势就有让人有一种向往,有一种敬重。“观星台”纪念金币背面图案,设计上以“满”为特色,它的外圈,设以古代建筑的斗拱元素,密密匝匝,形成巨大的能包容天地的圆环。圆环之内,方位图叠加错置,也应和中国建筑天圆地方的理念。正中是巍峨的观星台。观星台是几大几何板块的拼接,并不注重细节的处理,但雄浑,但壮观,体现了“观星”之大气与超前。
既然动用1公斤的纯金打造,自然不仅仅看重观星台建筑,更看重的,是其折射出的科学层面的意义。其实就是在这座观星台上,天文学家郭守敬,实地观测多年,最终编制出《授时历》。《授时历》确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天,与现代科学测定的回归年长度,仅有26秒的误差。确切些说,巍巍观星台,象征中国高高立于13世纪的天文科技顶峰。正因为如此,设计者笔下的观星台,是一种理想化或者说神圣化的建筑,它上顶天,下立地,底座两边伸展,又如张开的双翼,把左右空间撑得严严实实。这种大胆的密不露白的构图,没有特别的心计,没有特别的胆略,是不敢轻易采用的。却用了,且恰到好处,且有“离天只有三尺三”的虚与实。或“满”或“实”的设计思路,从直观上,是强调“观星”高高在上的角度;从立意上,则是表现对古代天文学家的爱戴与赞誉。
“观星台”纪念金币的设计,可以用“几近完美”来概括。这种完美,既有视觉表面的愉悦,又有认知深层的感悟。而这两个方面,又与它的规格,它的数量,它的面额,它的重量,形成了默契。
“观星台”纪念金币的最大发行量只有200枚,对于大多数收藏爱好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能一睹其芳容者,甚至不过千人。珍罕之性,与生俱来。(供稿:上海银泰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