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李艳
中德合作举办的展览“启蒙的艺术”目前正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展览用近600件展品展示了18世纪启蒙运动对欧洲尤其对德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希望对启蒙时期的历史进行一个梳理,从不同侧面提炼出几个主题,重点体现艺术和启蒙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毕竟启蒙运动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运动,通过一个展览很难说清楚,但我们至少可以把它的大致轮廓勾勒出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陈煜介绍说。陈煜全程参与了展览的策划与制作。在他印象中,不仅国内即便欧洲此前也没有举办过关于启蒙运动的展览,而一个展览从酝酿到诞生经历了7年之久更是国内少见。
《百科全书》:启蒙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在展厅入口处,放置着启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石膏胸像。伏尔泰、卢梭、康德、席勒、莱辛……他们仿佛还沉浸在关于人类与世界的思考中。
提到启蒙运动的精神遗产,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其著述中评价道:“可能还没有哪一个世纪像启蒙世纪这样弥漫着理性进步的思想……一当思想的各种能量汇聚于一个共同的力量中心,就有了理性的进步……不同的和多样的形式只是一种实质上相同的发展和变化的力量在外观上的表现。在十八世纪,若要用一个单词说明这种力量的特点,那么这个词就是“理性”。
理性,就是人所具备的健全的理智。理性主义的源头可追溯到十七世纪的唯理主义和唯物主义。其主要代表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已为人们熟知。笛卡尔认为,凭藉抽象的理性演绎即可得到正确的认识,他提出要用“理性的尺度”大胆地审查以往的一切知识,凡属违反理性的迷信和偏见,一概抛弃。“要有勇气,敢于运用你的理性”这是启蒙运动的一句座右铭,这句话充分展现了启蒙运动的本质——让理性统治世界。
对理性的张扬,对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观念的传播,打破了封建思想禁锢,释放了人的创造力。启蒙时期,哲学、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科学等各领域涌现出灿若繁星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思想和经典著作对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伏尔泰的《哲学通信》等奠定了现代宪政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
而要想全面了解启蒙时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成果。《百科全书》是绕不过去的一本巨著。在这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由柏林国家博物馆提供、出版于1770—1779年的利沃诺版《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全称《百科全书或关于科学、艺术和手工业的详解词典》。其宗旨是要收集当时所有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进行整理。《百科全书》包含17卷文集、11卷图集和5卷附录,共收录了72000个词条,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古文字、解剖学、古希腊罗马文化、印刷艺术、自然史和植物学、地质学、绘画艺术,光学、天文学等等……里面甚至收录了中国汉字偏旁表和制瓷作坊的图画。
《百科全书》的主编是文学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兰贝尔,他们周围聚集的130余名作者,都是当时各领域的佼佼者,其中还包括18世纪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卢梭、孔狄亚克。他们被人们尊称为“百科全书派”。
由于在许多条目中尖锐地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的黑暗,宣扬理性主义、人道主义和唯物主义。《百科全书》多次遭受禁毁,面临夭折的危险,但狄德罗和“百科全书派”坚持斗争,历经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狄德罗传记作者克罗科曾经这样评论,“该世纪最伟大的决战是围绕着《百科全书》展开的”。
《百科全书》是当时的畅销书之一。据统计,1789年前,在欧洲大约印刷了25000套《百科全书》,有力传播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和精神。
把上帝和科学分开
启蒙时代,科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家受到普遍的尊重。“启蒙的艺术”中展示的19个纪念章记录了一个个闪亮的足迹:孟戈菲兄弟及第一次无人热气球升空实验纪念章——1783年6月4日,孟戈菲兄弟放飞了第一个无人热气球。同年,载人热气球首次试飞成功;约瑟夫·普利斯特里50岁生日纪念章——这纪念章向普利斯特里致敬,他因多个化学实验和分离氧气等气体而著名;爱德华·琴纳发明疫苗纪念章——琴纳发明了预防天花的牛痘接种法,为现代免疫学奠定了基础;卡尔·威廉·舍勒和科学仪器纪念章——此章向化学家致敬,他发现了氧元素;莱昂哈特·欧拉纪念章——欧拉写了有关基础数学的著作,他发明的许多数学符号至今还在用……
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也是产生启蒙运动的重要条件。
中世纪,科学被禁锢于神学体系。1543年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推翻了基督教奉为正统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从此,自然科学开始脱离神学大踏步地前进;17世纪,以英国为中心,基础科学取得出色成果,并且卓有成效地应用于航海技术和工业生产,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8世纪前后,欧洲的自然科学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直接影响了启蒙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启蒙运动也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
后人归纳,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是数学和力学得到比较完善的发展,实现了科学上第一次大综合。对此,英国科学家牛顿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二是数学和力学以外的其他各门科学处在搜集、整理材料阶段,开始形成独立的学科,分别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自然科学开始出现全面发展的趋势。譬如法国的拉瓦锡发现空气中的氧,奠立了实验化学的基础;地质学处于矿物调查阶段;探险航行和地形勘察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地理学;哈维最终证实了血液循环学说,推动了生理解剖研究;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耐运用人为分类方法,详细确定了一万八千种植物。
启蒙时期,科学的普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各领域积累的知识借助日新月异的出版业及其新媒体得到广泛传播。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宗教与宫廷机构。大学、沙龙乃至集市也成为传播科学的场所。
真空泵、静电发电、三棱镜折射、显微镜观察都是当时很受欢迎的大众化的实验。版画《气泵里的鸟实验》展现了利用真空泵做实验的场景;萨克森州国家暨大学图书馆提供的图片则展示了人们利用静电发电机做实验的场景。当时,人们已经开始系统地研究并公开讨论电学,便携式的静电理疗仪器一度很流行,后来可能因为收效甚微最终被淘汰。
展览还展出了一只直径10英尺的天文望远镜的物镜。1781年,天文学家赫舍尔就是凭借这架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和它的两颗卫星。这架望远镜因此在欧洲闻名遐迩,遗憾的是,望远镜于1945年在二战中遗失,这里展出的是望远镜的主要镜面。
18世纪的科技发展为工业革命的产生和19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近代化的历程。
腓特烈大帝的启蒙政策
启蒙运动兴起时,虽然欧洲各国统治者对启蒙思想抱持不同的态度,但一些人以各自的方式参与并推动了启蒙运动,在德意志,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德意志境内邦国林立,征战不休。普鲁士即是其中的一个邦国。为了使国家在竞争中崛起,腓特烈大帝实行了自上而下的启蒙政策。
作为启蒙运动的支持者,腓特烈大帝的作用不在于理论阐述,而是在于把启蒙运动的原则贯彻到行政管理中,通过法律形式和制度对普鲁士政府实施了合理化改造。腓特烈大帝登基时颁布的登基法令推行宗教宽容政策;即位后,即加强、扩充柏林科学院,召回许多流亡国外的德国学者,并且聘请国外著名学者前来任教。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也曾应邀到普鲁士王宫任职。
此次展览展出了画家冯·李希思齐1782年为腓特烈大帝画了一幅肖像。而在两年后的1784年,腓特烈大帝制定并颁布了一部宪法,宪法允许新闻出版自由,取消新闻检查制度;提出宗教信仰平等,废除宗教歧视;重视教育,规定适龄儿童都应进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教科书应吸收先进科学知识等等。
腓特烈大帝的启蒙政策,使原本落后的普鲁士一跃成为德意志最强大的一个邦国。
不过,与“启蒙运动中心”法国相比,德国的启蒙运动在政治、法律、社会方面的变革仍然有限,其成就主要体现在哲学、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莱布尼茨、康德、莱辛、托马修斯、沃尔夫等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活动家。
尤其在哲学方面,德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从此赢得了“思想家的国度”的称号。德国诗人海涅曾经这样评价:“法国人发动了一场政治和社会的革命,德国人则在思想领域发动了另一场革命,而且其意义不亚于法国大革命。”海涅所指的这场思想革命,就是以康德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康德以他的三部哲学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震撼了欧洲思想界。这三部著作囊括真善美的全部内容,建立了一套新的思维体系和价值观。康德哲学的意义在于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本身,开始把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外界引向人自身。
在启蒙运动的后期、18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德国文学史上爆发了“狂飙突进运动”。歌德和席勒成为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90年代中期,德国文学史进入了歌德、席勒开创的魏玛古典文学与浪漫主义并存的双子星时代。这两位文学巨子在文坛并肩而立,生活中则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展览展出的“歌德和席勒纪念塑像(浇铸模型副本)”印证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时代肖像
席克的作品《海茵里克·丹内克尔肖像》是德国最重要的画作之一。这是本次展览最后确定参展的一件展品,作为展览的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代表作,《丹内克尔肖像》被制作成巨幅海报放置于展厅入口处。
“从绘画角度来讲,这幅画在环境的设置方面仍有古典画风的影响,但它在色彩运用、人物形象上和以往很不同,整个画面明朗、清新。画中的丹内克尔穿着隐喻法国大革命的红白蓝三色裙,她目光清澈、神情自信,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陈煜介绍说。
展览展示了启蒙时期一系列各具特点的人物肖像:如巴黎最重要的沙龙主人朱莉叶·霍加米埃的塑像;柏林最有影响的沙龙主人赫尔玆的肖像;作曲家克里斯托夫·维利·巴尔德·格鲁克的塑像;巴伐利亚启蒙运动中心人物、书商约翰·巴提斯特和他的孩子们的画像……市民阶层开始成为艺术家表现的主体。
启蒙时代,许许多多男女勇敢地追求自我解放,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他们设立沙龙、讲坛、读书会、俱乐部等组织和团体,传播和交流新思想新知识。在这股新风尚的影响和推动下,新兴的公共交流场所,如画廊、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相继开放或修建,公共领域应运而生。为此次展览提供展品的三大德国博物馆: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馆、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都是秉承启蒙运动的精神开放或修建的。
伴随公共领域诞生和公共事务的大量增长,公民社会的雏形也开始出现并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发挥作用。
版画《让·卡拉斯一家》和《让·卡拉斯在死刑前向家人告别》就是以当时轰动欧洲的“卡拉斯事件”为题材创作的。画作的主角让·卡拉斯是法国图卢兹的一个绸布店店主、胡格诺教徒,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1761年10月的一天,卡拉斯的大儿子安东尼在家里上吊自杀。一些天主教徒诬蔑卡拉斯杀死了他的儿子,因为安东尼最近改信了天主教。由于许多狂热的天主教徒向法官施加压力,尽管卡拉斯谋杀安东尼一案证据不足,图卢兹法院仍于次年判处了卡拉斯车裂死刑。
“卡拉斯案”引起了伏尔泰的高度关注。在了解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后,伏尔泰确信卡拉斯是无辜的,开始为卡拉斯的平反昭雪四下活动:他给许多有名望有地位的朋友写信,还组织了一个辩护委员会,包括巴黎高等法院最有名的律师在内的15位律师都表示愿意为卡拉斯案进行辩护,他们分头取证,充分准备材料。这件事得到法国各界人士和欧洲许多国家有识之士的同情和支持,甚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也为之声援。在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巴黎高等法院终于同意复审卡拉斯案件。1764年,巴黎高等法院撤销了对卡拉斯的无理判决。 1765年,就在卡拉斯惨死三年整的这一天,法国枢密院正式宣布为卡拉斯及其家人恢复名誉,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赐给卡拉斯夫人3.6万金币作为抚恤金。“卡拉斯事件”是第一批被文学艺术家表现并用于推动公众舆论的公共事件之一。
从戈雅到博伊斯
很多美术史家都认为,近代欧洲的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
生活在西班牙宫廷里的戈雅(1746—1828)比当时的法国艺术家具有更强烈的民主意识和反封建精神。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一套名为《随想曲》的铜版画中。创作这套铜版画时,戈雅因一场重病已经失去了听觉。在孤独的痛苦中,他更为深入地思考社会与人生的种种问题。《随想曲》这组作品揭露了宫廷和教会统治的黑暗,反映了人性的阴暗和缺陷。
《随想曲》包含80幅作品,本次展览展出了其中的8幅。
戈雅的社会批判精神为近现代画家所继承。“启蒙的艺术”展最后聚焦于欧洲当代艺术。这部分展示了博伊斯、沃霍尔、巴塞利兹、彭克和尼奥·劳赫的作品。博伊斯的作品《卡普里电池》成为收官之作。这是一个突破材料限制的观念作品:灯泡和柠檬构成了一个低电量电池。这一简单形式阐释了博伊斯“复活西方人计划”的核心思想,同时被理解为对启蒙运动之问题的暗示:给予理性之“光”以特权,从而压抑了创造的能量。看到这里,让人回想起戈雅在1799年写的“想象力脱离理性会孕育无法预知的怪物,一旦与理性相结合,他就成为艺术之母,奇迹之源。”《卡普里电池》仿佛是当代艺术对理性的反思。
其实,即便在启蒙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反思理性。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启蒙运动对人的理性、实质上是对人的智性的过分弘扬,破坏了人的和谐,他喊出了“返回自然”的口号。在卢梭看来,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中潜藏着和谐,自然就是这种和谐的象征。他认为启蒙运动所摧崇的理性是冷酷的,所谓进步的理念不过是一个臆想;人本来是善良的,社会、科学、技术这些人类理性的产物败坏了人的本性;在理性统治下,一团原初的、自然的都被整齐划一的要求扼杀,所以他提出以高扬情感来对抗理性。因为真理首先存在于心灵而非头脑中:从心所欲并非为所欲为,“良知”是一切判断的准则。
对照当下的情形,卢梭的反思更像是预言。自以为征服了自然的人类俨然以自然的主人自居,放纵贪欲、不择手段,无止境地攫取、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灾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诸如此类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同样严重。对理性、对科技、对物质的迷信已经演变为现代蒙昧主义。传统蒙昧主义还未消除,现代蒙昧主义又接踵而至。由此看来,启蒙应成为人类的一个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