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子韬
8月8日,一家新的文化产权交易所——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北京举行开业典礼,并发行第一批艺术品资产包——“琢墨江山”。
据悉,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由台湾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香港博雅文化传播集团、厦门博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厦门阜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于2011年7月20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核准成立,首期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原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在发布会上表示,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和运行符合中央支持海西建设,符合中央关于推进两岸合作交流先行先试的政策,有利于打造福建作为两岸金融服务中心的这一重大战略转型。有助于推动海峡产业升级和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更好地服务于两岸乃至管权的现代服务业经济做出重要的贡献。
开业典礼上,中华两岸文化经济协会执行长杜永盛指出,“两岸文化经济交流合作面临历史性的重要机遇。”他表示,“海峡文交所在今后的运营中,一定会秉承专业、务实、诚信之精神,在文化金融领域大胆创新、突出对台政策优势,为两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公信的服务平台,最终成长为综合性国际化文化产权交易市场。”
福建海峡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副总经理王命达在会上表示,“海峡两岸同根同族,文化上一脉相承。而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在对台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交易所成立后,将要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特点,建立健全交易所各项制度和风险监控机制,确保交易所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实现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为文化产业创造价值的根本目标。
对于梅摩指数出版人、长江商学院教授梅建平来说,海峡文交所的成立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他对此充满期待。梅建平与会时指出,要做好文交所,以下三点必不可少:其一,要有好的心态。文交所是长期事业,虽然长期回报较为丰厚,但在初期必然投入多,回报少,因此必须摆正心态,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其二,文交所应该重视投资者的教育。艺术品是新生的文化金融产品,具有较高的回报率,同时也意味着较高的风险。如果要健康良性地发展,必须让投资者了解这个产品的双重性,对它具备完整的认识,而不是盲目投资;第三,在文交所的运营过程中,必须秉持公平、公开、公正的三公原则,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只有提高服务水准,文交所才能够脱颖而出,才能使文化产品真正成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
本次发行资产包的艺术家为崔如琢。崔如琢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其作品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等名人和联合国以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广泛收藏。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收有他的作品。
2006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崔如琢巨作《千山飞雪》以1500余万港元成交,成为中国当代国画家首件过千万的作品,开启了中国当代国画界千万元时代。
此次入选海峡文交所资产包的作品共25幅,总面积272平尺,花鸟面积占比为37.5%,笔墨山水面积占比达22.47%,指墨山水占比40.32%,资产包的总规模为上述三个部分作品的价值总和,即5882.19万元;按总面积272平尺计算,其均值为21.63万元/平尺。根据上述的估值,在充分考虑投资人利益的情况下,按照12.88万元/平尺的价格进行发售。
本次资产包发行采取“3+1+1”管理模式,即艺术品资产包存续期至2014年7月,存续期满,由交易所和管理人协商同意后可延期,每次延期一年,最多延期两次。
艺术品资产包挂牌后,在每年度结束之日起30日内,由发行人编制年度报告进行持续的信息披露,披露信息包括艺术品资产包运营方案实施收益情况以及艺术品资产包最新价值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