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大肚的壶中哲学——访著名收藏家于宏先生(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8-01 13:48   来源:国门时报E周刊

于宏收藏的锡壶

于宏收藏的锡器

于宏收藏的陶瓷壶

  于宏先生是国内收藏名家,涉及收藏门类众多,以壶类收藏见长。他在河南省洛阳市某国企中工作多年,涉及收藏经历已有20多年,特别是对锡器收藏颇有研究。

  于宏不是一位古董商人,只是20多年前的一次巧遇古董的经历,使他不知不觉中踏入了收藏之路,并成为了壶类收藏领域的名家。提起壶类收藏,人们常说“小小一把壶,其中乾坤大”。而对“其中乾坤”,每位藏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日前,记者采访了于宏先生,并且了解到了他的收藏之路和对“其中乾坤”的理解。

  偶遇踏上收藏路

  上世纪80年代末,于宏还是河南省洛阳市某一大工厂的职工,由于所在部门是销售部,所以需要经常到山西出差。1989年的一天,在山西临汾的一家古玩店内,一只做工精美的“戥子”(一种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吸引了他的注意。这只戥子外壳为黄花梨木,秤杆由象牙制作,象牙自古就是难得一见的稀有材质,能用象牙做秤杆,这只戥子的精美程度可见一斑。后来,这只戥子成为了于宏的第一件藏品,并使他从此踏上了收藏之路。

  同样是被“老古董”的精美吸引,于宏很快就收藏到了他的第一把锡壶。这把锡壶是清代中期生产的,盖子上是“四蝠拱寿图”,壶身上部表面刻有“明八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八仙”造型,壶身下部表面刻有“暗八仙”,是八位仙人使用的兵器。锡壶底部有炭火烧烤过的痕迹,由于年代久远,壶身表面形成了一层暗色的皮壳包浆。

  “当时看见这只锡壶,我就非常吃惊,在小小的一把锡壶上,竟然可以雕刻出如此精美的图案,古人真是了不起。”时至今日,他最喜爱的还是这把清中期的福寿八仙锡壶,虽然它早已不是于宏藏品中最珍贵的了。

  口小肚大 壶中也有乾坤

  在于宏的收藏品中,有价值连城的紫砂壶,有造型迥异的锡壶,有颇具历史意义的瓷壶,也有端庄、和谐的三镶壶。壶已经成为了他所有收藏品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大项。

  “刚开始玩收藏的时候,就是因为喜欢这些造型精美、工艺超群的古代艺术品,不管是啥都收藏,后来发现收藏的壶越来越多,就开始仔细琢磨起藏壶的意义。”于宏说,“古代有很多制作茶壶的大家,壶就是他们的生命,壶的造型、壶身的雕饰、制作的工艺,一方面体现出工匠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可以体现出他们的想法和人生哲学。”

  于宏指着一只砂胎三镶壶说,这只壶的肚子很大,但口很小,需要储存够一定容量的茶水后才能倒出茶水,这就蕴涵了要多加强自我修养,多学少说,需要不断积累的人生哲学。此外,口小肚大的造型,往往还蕴涵了古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生信条。“不少壶的壶身上都刻有名家的"座右铭",从中也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古人的价值观。”

  每只壶都是一篇日记

  在刚刚结束的嘉德四季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紫砂壶每只动辄拍出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但在于宏眼中,经济价值不是真正的收藏乐趣。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壶,都是一篇篇日记和一扇扇连接历史的门。

  “看到这些壶,买壶的时间、地点,买到壶时的心情,研究壶时的成就感,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和感觉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它们给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让我去感受先人们质朴的执着,无欲的洒脱。”于宏说,每一只壶的背后,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使他铭刻于心,这些壶就像一篇篇日记,记录了他的生活和成长历程。

  近两年,紫砂壶已经涨到了“天价”,于宏认为,未来的壶类收藏,也许壶以“锡”为贵。

  对于普通收藏者来说,紫砂壶的市场价格早已涨到了“天上”,把玩已经成为奢望,更别说拥有一两只名家紫砂壶当藏品。从收藏市场的角度看,行情有高就会有低,在壶类收藏家于宏眼中,锡壶的价格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锡器历史 可追溯至青铜时代

  商周至战国这一时期,青铜器被广泛使用,人们常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而青铜器并非仅含有铜,而是红铜(纯铜)与锡、铅等混合金属。据史料记载,在商朝中期,我国已熟练掌握了炼锡技术。考古证据显示,我国锡器的历史略晚于青铜器,但却比青铜器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于宏说,在低温状态下,锡器容易失去光泽,变成暗灰色,最后碎裂成粉末,这种现象被称为“锡疫”,即使是没有染上“锡疫”的锡器,一旦和有“锡疫”的锡器接触,也会产生灰色的斑点而逐渐“腐烂”掉。因此,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古锡器都未能保存下来,这也是早期的锡器很少被发现的原因。

  于宏介绍,锡器的大发展是在明代以后。当时,有人受紫砂制作工艺的启发,制作出了有很强观赏性并适合文人把玩的仿紫砂锡器,这种锡器一经面世,就受到了文人雅士的追捧,迅速跻身珍品雅玩的行列。

  在于宏的藏品中,一种三镶壶的“内胆”是紫砂胎的,恰能说明当时的锡壶已经变成了文人把玩的佳品。造壶的工匠们在创作时,往往需要灵感完成“神来之笔”,而紫砂壶的制作却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两者在时间上产生了矛盾。但是,以锡制作的壶身便于雕刻,即使锡壶整体制作完成,也不妨碍这些堪称“艺术家”的工匠们在灵感出现时随手题诗、刻画。

  在这一时期,锡器制作名家辈出,他们不惜工本,制作出了极具艺术价值的文人锡器,也造就了锡制工艺品的一个高峰。当时一把新做的精致锡壶“价五六金”,文献有“直跻之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惭色”的记载,可见当时锡器珍品之贵重,其在当时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商周时期流传下来的青铜器。

  未来也许壶以“锡”为贵

  近两年,紫砂壶价格一路狂奔,投资资金也趋之若鹜,紫砂壶的收藏价值所在,收藏家们也众说纷纭。于宏认为,制作材料的稀缺性固然可以当做判断藏品珍贵与否的一个因素,但绝非唯一要素,艺术品收藏,贵在“艺术”二字,锡壶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收藏价值,目前被市场严重低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锡壶还被作为生活用品被广泛使用,但堪称“艺术品”且值得收藏的锡壶数量并不多,大多产自明代至清代时期,在壶类收藏领域,锡壶收藏尚属于冷门收藏。于宏认为,作为一个未被“炒作”的收藏门类,精品锡壶未来升值空间应该会很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收藏家于宏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专题】 【专题】 触摸古籍 切尔西酒店传奇藏品连连失踪(图) 切尔西酒店传奇藏品连连失踪(图)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开幕式在无锡灵山举行(图) 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首展开幕式在无锡灵山举行(图) 清代加彩紫砂壶赏析(图) 清代加彩紫砂壶赏析(图) 匡时夏拍力推日本回流私人美术馆藏精品书画(图) 匡时夏拍力推日本回流私人美术馆藏精品书画(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