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高:三十年后喜“相逢”
http://www.socang.com 2011-07-28 16:16 来源:新闻晨报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九月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这是上海第一次迎接如此高规格的书法展。这一天,对上海书协主席周志高来说,等了近30年。
30年前,在上海生活工作的他提议举办全国书法展。种种原因,首届中国书法展落户沈阳。此后多年,全国书法展在各地花开九度,却始终未在上海盛放。
如今,周志高再度回到上海,成了上海书坛的掌门人。在他的努力下,第十届全国书法展来到上海,也算是一次久违的“相逢”。
他与书法的“第一次”当然不止于此。很多人说,周志高是当代书法发展的见证人。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书法》,他组织了全国第一个群众书法大赛、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他发起了全国第一个书学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一个篆刻征稿评比大赛。不久前,作为执行主编,他编了《中国书坛纪事》,厚厚三大册书首次记录了1949年至2007年近60年来共和国书法的艺术历程。他说:“如果再不做,可能会失去很多宝贵的材料,被历史所掩埋。 ”
他所做的这一切,至今为人称道。
师出名门,为艺术立“标准”
周志高出生于江苏兴化,读书时,语文老师要求大家用毛笔字写作业。周志高回忆:“农村的孩子没什么钱,大家都用那种涂上白漆的木板,板上画好黑色方格,然后用那种几分钱一块的 "金不换"来研墨写字,第二天"作业"发下来后再用抹布沾上水擦掉,可以重复使用。 ”
无心插柳柳成荫。日复一日的毛笔字练习,让周志高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书法艺术。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在那里,又幸运地碰上了胡问遂。周志高说:“胡问遂是我书法上的启蒙老师,他把一个不懂书法的人引上了正途,还请出他的老师沈尹默教我。第二个老师是白蕉,从1964年开始,我跟他学了一年多书法,他很开明,让我们大家批评他的作品,以此来提高我们的眼力。第三个难忘的老师是启功先生,先生的谦虚美德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第四位是刘炳森,也是他把我从上海的《书法》杂志"挖"到了北京的《中国书法》。 ”
在书法创作上,周志高有三句话:一个标准,二个结合,三个不要忘记。 “一个标准指的是雅俗共赏。 "雅"不会有人反对,但曲高和寡,不能关门自吹自擂,要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俗"是通俗,大众能接受、喜欢的意思,但不是庸俗,也不是恶俗。二个结合指的是碑帖结合,南北结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地豁达、厚实、浑朴,南国清秀、精巧、灵动。二者取长补短,不能偏颇。三个不要忘记,是指不要忘记民族特色、不要忘记时代特征、不要忘记个人特点。三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才、学、识和性情而定,要追求"真气、真意、真趣"。 ”
敢作敢为,为国粹争“名”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书法交流日益增多,周志高接触到大量日本客人。“他们对中国书法有两个基本观点。其一,他们认为中国是书法的母国,对中国古代书法家非常崇拜,对兰亭等书法名胜也很向往。其二,他们认为当时的中国书法在走下坡路,所以看不起中国书法家,甚至放言,如果中国想把书法搞上去,未来就得去日本学习。”那时,周志高听到这些言论后心里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悲愤。 “我想发火但又不能发出来。书法不应该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失传,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作为年轻人一定要为国家和民族争光。 ”
1974年,梁披云在香港创办了《书谱》杂志,一年后这本杂志传到上海。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的周志高看到后,心想:为什么上海不能有一本这样的杂志呢?他给相关部门打报告,得到同意的批复后,又写了一封信,直接寄给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请他题写杂志的刊名“书法”。 “我不认识郭沫若,信封上就写中国科学院转院长郭沫若收。没想到一个星期后,郭沫若回信了。 ”1977年6月,《书法》杂志正式与读者见面,这是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第一期印了5万多份,被抢购一空。到1980年,杂志发行量达到每期40万册。
1979年,周志高又发起了全国首届群众书法竞赛,其中的获奖者大多成为日后书坛的中坚力量。也是在那次比赛后,他又提议举办首届全国书法展,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这个展览还带着一个目的:早日促成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成立。 “书法家要有一个组织,一个家。这些活动,让人感觉到书法热兴起来了,群众基础有了,中国书协成立的时机到了。 ”书协成立时,胡公石等人提名周志高为理事,并获得一致通过。周志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理事。
推“国展”和国际展,为书法而生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首届全国书法展在沈阳举办。作为发起者,周志高始终心存遗憾。“中国书协成立30年来,一共举办过9次国展。但上海一直没举办过,整个长三角地区也没有举办过,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我在北京待了八年,每有业内同行提起这个问题,就觉得自己的腰杆挺不起来。 ”
2010年9月10日,上海书协改选,从北京回到上海的周志高当选为新一任上海书协主席。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申办第十届全国书法展。在他的多方努力下,争取到第十届全国书法展将在上海和广西同期举行。其中上海负责草书、楷书、隶书部分的展出和评选。 “第十届全国书法展在上海举办,给了上海书法界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发展平台和交流平台,也是所有上海书法人的骄傲和光荣。书法应该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名片之一,这也是后世博时代的一个文化亮点。 ”据悉,展览将在上海展览中心的东一、东二馆共两层约6500平方米的17个展厅展出,预计展出500余件精品佳作。
第二把火则是成立各种书法专业委员会,把上海书法界的力量整合和调动起来。之后,要召开沈尹默的研讨会。 “先生的作品和人品太值得大家学习和传承了。 ”
他还想做的一件事是把中国书法推向世界舞台。 “梅兰芳可以把京剧带到美国,成为中国国粹的一个标志,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不能把书法带到外国?不少外国人误以为,书法是日本的书法。我想打一个"中华牌",明年争取办一个国际书法展,把世界各地的书法名家都邀请到上海来亮相。同时,立足上海,集合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最好书法家和书法作品,到不同国家的至少十个首都去办一个中国书法国际巡回展,把中国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以书法为载体,传播出去。 ”
“不能忘记书法艺术是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有13亿人口,我想,书法人口最起码可能有1亿左右。 ”在周志高看来,书法如同无声的音乐和图画。“小小文字,但书写起来变幻无穷,多少文人墨客为它折腰。我为书法而生,也为书法而奋斗。”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周志高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