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美术报年度人物在西安揭晓
http://www.socang.com   2010-12-09 10:54   来源:

年度人物颁奖现场 

  第三届美术报艺术节开幕前夕,11月22日下午,2010美术报年度人物专家组评选在浙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专家评委由陈履生、刘建、杨维民、高天民、张瑞田、赵雁君,以及《美术报》负责人组成。 

  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至今已举办了两届,并逐步成为具有品牌价值的年度活动,受到艺术界、读者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根据评选流程,本次年度人物评选遵照前两届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先行通过读者推荐和自荐,“海选”产生了20位候选人,尔后是书面投票和网络点击投票阶段,最后是专家小组评审阶段。评选结果由三部分综合统计得出,书面投票占40%,专家意见占40%,网络点击占20%。 

  专家评审采取“先议后投票的方式”进行,在对20位候选人的相关信息和上榜理由一一作了介绍后,评选正式进入评审阶段。 

  “创新”和“担当”,是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创新,指的是美术理论和美术作品两方面的创新,这也是评选活动的“硬杠子”。担当,即要求年度人物能尽自己之力服务社会,表现出社会责任,为中国美术发展、大众文化艺术生活作出推动性贡献。如何定位这两大关键词,也引发了专家评审小组的热烈讨论。 

  陈履生认为,作为《美术报》一年一度的大事件,在评选中,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但是,“《美术报》确定了两大评选原则,或许选出的人不是美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但却一定是这两方面最典型的人物。”比如本次候选人中,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所有人印象深刻,但其幕后的主创设计师于正,却并不为人所知。 

  又如,今年7月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上,《回娘家》的作者金花,是一位普通的吉林农民画家,却用灵动的色彩,反映出一种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创作情怀。“这是一种普通人对美术的热爱,与学院式有区别,能起到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说明年度人物的评选不仅关注名家,也关注美术基层的爱好者,他们同样能得到社会的尊重。”陈履生说。 

  美术报社副社长蒋跃也提出,年度人物不能仅以社会知名度的大小来推断,它对年度性有明确要求,而“创新”和“担当”的体现,又是人物身上必须具备的要素。 

  “年度人物评选拉近了读者与报纸的关系,让人们参与了中国美术的发展进程,调动了各方面的关注,发挥了《美术报》对读者和美术界的引导作用。”高天明对于“担当”的意义,又赋予了新的认识:“‘担当’不仅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多的要考虑到美术今后的发展。”比如,杨维民认为,陕西省美协主席王西京在上任后,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体现出一种前瞻性,“作为领军人物,有血有肉,让人眼前一亮。”而王璜生在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之后,对美术馆在学术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认同。

  2010美术报年度人物获奖者颁奖词

  于正 

  被誉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再现了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胜景。作为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览展示的主创设计师,年轻的艺术家于正带领其创作团队,首次以影像“临摹”的方式,将北宋时期的市井风情,动态呈现,让历史复发生机。 

  黄永玉 

  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86岁的黄永玉带来了国画作品《朝发辰阳》,画面富贵瑞丽、色彩艳丽、技法纯熟,并创下了两大“最”——尺寸最大与投保额最高。鬼才、传奇……黄永玉,这位总是叼着烟斗,笔耕不辍的可爱长者,写诗、作画、行文,永远向人们传达着艺术的生命,何其青春和精彩。 

  陈家泠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延绵不断的创新和探索。以花鸟画创作为人所知的陈家泠,在其个展“神游”与“和美”中,出人意料地向人们展示了自己在山水画创作上的功力,并将个人作品中的代表性图式,运用到陶瓷、家具、服饰中,从平面、立体、空间三个角度,全面展示了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同时,他还将特意创作的“西湖十景”,捐赠给了浙江美术馆。陈家泠的探索,不仅代表了新海派的方向,也为21世纪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个案。 

  周志高 

  作为中国书法界资深的专业媒体人,周志高曾经担任过中国书法界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上海《书法》主编、北京《中国书法》主编,其在中国书法近30多年的墨海弄潮中,扮演着守护者和开拓者的重要角色。2010年,他出版了《我与中国书法三十年》一书,并当选为新一届上海书协主席,这位中国新时期书法事业的旗手式人物,将继续为书法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王西京 

  作为新一届陕西美协主席,王西京一上任,便着手启动“陕西省美术发展基金”、“陕西人文千年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等项目,为发展陕西省美术事业,担当重任。而当玉树、舟曲有难之时,他又冲锋在前,分别捐款60万元现金,率领陕西省书画艺术家,承担起文化人应有的社会责任。

  赵延年 

  “那是一把在二十世纪颤抖的历史长空上横亘着的造像之刀。”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曾这样形容赵延年的版画艺术。今年,86岁高龄的赵延年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个人作品和相关文献1037件,成为浙江美术馆开馆以来接受的最大一笔捐赠。让艺术回归大众,捐赠,成为艺术品最好的归宿,这位与时代同行的老人,用手中的“刀”,为艺术长青,刻下深重的一笔。 

  孙永 

  作为浙江画院院长,孙永组织的“百年俨少”、“浙江画院25周年”等纪念活动,因其深厚的学术内涵,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筹办杭州中国画双年展、重绘《富春山居图》等活动中,孙永也以其务实亲和的作风,受到了工作伙伴的尊重。而作为国画家,他创作的《鲁迅故里图》,营造出了古城沧桑的人文气息与历史底蕴。孙永在管理者与创作者的双重身份上,展现了丰厚的社会担当和学术思考。 

  刘益谦 王薇 

  当今艺术品收藏界的这对伉俪刘益谦和王薇,有着敏锐的艺术鉴赏力,始终站在艺术收藏的前沿。他们所收藏的87件“红色经典”美术作品,见证了时代的脉搏、文化的活跃、思想的迸发,作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私人藏品展,其中许多作品填补了国有机构美术收藏的空白,也让艺术面向大众,为人所知,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健康发展的有力推手。 

  金花 

  “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全国农民绘画展”中,《回娘家》的作者,吉林农民画家金花,以大胆的用色,夸张的动作表情,配以民间艺术的纹样,描绘出一对农民夫妇怀抱新生婴儿回娘家的迫切而又充满喜悦的欢快心情。该幅作品不仅再现了农民生活与民俗,更反映了一种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创作情怀,想象力的自由与绘画形式语言的单纯天真,完美契合。 

  伍劲 

  作为国内知名艺术品经纪人,伍劲率先在其作为艺术顾问的《HiArt》杂志上针对春拍中的林风眠假画事件,发表了《林风眠三十年假画局》一文,以接近侦探调查的方式,印证大量档案资料,访问了一些重要的关键人物,特别是在之后与该文中所涉及的当事人的论争中,伍劲以“敢于面对外界一切力量”的态度,坚定地维护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体现出一个艺术从业人员所应有的社会担当。

  王璜生 

  王璜生出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之后,突出强调美术馆的知识生产重要性,陆续发表《美术馆意识四谈》等多篇重要论文和演讲,而在理论主张提出的同时,他还注重与国际重要美术馆强强联合,合作推出 “卢浮宫藏意大利文艺复兴精品展”等重量级展事。王璜生的到来,进一步完善了中央美院美术馆在学术与公共服务上的建设,也为国内学院美术馆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借鉴意义。 

  白砥 

  为何临古?怎样临古?今年,白砥通过在他的母校中国美院美术馆举办的临古书法展览,以及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白砥临古书法集粹》,向人们传达了临古对书法学习的重要意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书法家个人书法临古的创意,更是中国古典书法精华,在当代书法家笔下的当代解读。 

  刘小东 

  “5·12”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在北川老县城残墟中一个只有几个平方米的临时工棚里,刘小东带着对逝者的深深敬意,开始了一段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一个月后,油画《出北川》便在工棚里诞生了,该作品参加了2010第八届上海双年展。青春的少女、残旧的三轮车、雄伟的高山和倒塌的房屋,隐喻着自然与人类的相融与博弈,体现了创作者对生命的深重思考。

  刘中 

  2009年,刘中受邀在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大自然的赞歌——刘中绘画作品展”,这是威尼斯双年展自1895年创办以来,首次邀请中国国画家举办个人展。刘中的作品,题材皆取自大型动物,画面水墨氤氲,造型生动,将中国画的神韵及个人绘画语言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作品所传达出的“关注自然,关注环境,关注未来”的信息,更是作者对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

  吴为山 

  吴为山有着“为时代造像者”的美誉,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雕塑弘扬中华文化。《饶宗颐》雕塑作品以大写意的手法,概括而传神,肖像雕塑成就尤为突出。2010年他还为“光纤之父”高锟,韩国前总理、韩国浦项钢铁集团创始人朴泰俊等国内外众多名人塑像。 

  范曾 

  继为汶川大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元之后,2010年4月,范曾又一次向玉树灾区人民捐赠1000万元,在中国文化界发挥了榜样的力量。而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范曾积极倡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09年11月,范曾捐款300万元,援助四川抢救、保护羌文化,专项用于羌文化灾后重建。 

  周韶华 

  《大河寻源》、《梦溯仰韶》、《汉唐雄风》、《荆楚狂歌》,再到如今的《大风吹宇宙》,在中国画创新的征途上,周韶华一直用笔墨关注当代,用浩瀚之气塑造盛世大国的文化样式。2009年12月26日,周韶华以“大风吹宇宙”为题在武汉美术馆举办体量庞大的画展,生动诠释了其“大美与天地同和”的艺术观念。 

  姜寿田 

  书法批评家如何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今年,由《书法导报》副主编、书法理论家姜寿田任总策展人的书法批评家提名书法展在河南郑州举行。书法批评家联合提名当代实力派书家,创造了一种新机制,它对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的进程提出叩问,并对书坛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深度思考。

  徐冰 

  徐冰创作的《凤凰》在今年4月“飞”到了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这件运用挖土机的臂、安全帽、各式建筑钢条等工业废料嫁接出的作品,与上海世博会大多数光感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展示了中国当今时代快速成长背后的复杂命题:原始积累、辉煌背后的劳动价值、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作品的面世,也引发了一场“艺术与资本:共谋中的紧张”的大讨论,再次见证了徐冰这位中国当代艺术思想者的力量。 

  高士明 

  作为近年诸多双年展、三年展的策展人,今年2月,高士明再次出任上海双年展执行策展,力图从目前主导性的“泛社会学——政治学”话语出走,从中国当代深层现实经验出发,激发起当代艺术的批判性与视觉创造的活力,构筑当代艺术与视觉文化的介入性表述体系。他在策展中所注入的一条文化思考的轨迹,证明了理论研究在当代美术发展中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美术报年度人物 西安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指数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南艺美院专家学者访问台湾艺术大学(图)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新国博免费开放6大展 “后母戊鼎”改名后首展出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魂在淡彩浓墨间(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中翰清花将拍卖可能出自圆明园里的燕子罐(图) 紫砂茗壶 紫砂茗壶 文人雅韵(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瀚海、天宝楼联合推出春季拍卖“燕京八绝传承人艺术精品”专场(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旅欧日记——陈立勋欧洲水彩写生展(图)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先锋绘画、先锋音乐对决在激情雨中——井士剑、谢海近作展开幕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