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收藏网    [ 登录 ]    [ 免费注册 ] 提建议 帮助中心 文字年代查询库 收藏夹 首页
竹雕艺术——马未都先生讲竹雕(图)
http://www.socang.com   2011-03-22 00:00   来源:华夏收藏网

竹雕艺术——马未都先生讲竹雕-图1



竹雕艺术——马未都先生讲竹雕-图2



竹雕艺术——马未都先生讲竹雕-图3

雕镂精湛 妙趣横生
   -竹雕艺术
  雕刻艺术在中国非常广泛,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石窟,比如龙门、云岗、敦煌石窟,都有雕刻艺术。再有就是帝王墓道上的石刻,比如唐代的乾陵,明孝陵、明十三陵,清东陵、西陵,墓道上都有雕刻。但我现在要讲的雕刻限定在可以把玩的、陈设案头的小件雕刻。
  雕刻工艺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古人一开始用于雕刻的主要材料都取自动物或植物,比如骨头、木头、象牙、犀角等等。由于古人缺乏环保意识,所以有很多早期在中国地区可见的珍贵动物,比如犀牛,都逐渐绝种了,象牙来源也日趋减少。下一讲会讲贵重材质的雕刻,而这一讲仅限于竹子-竹雕。
  竹文化
  竹雕的原材料就是竹子,来源广泛,易于雕刻,价格低廉,所以供人发挥的空间很大。最早的竹器,目前能够看到比较成形的带有雕工的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勺,勺柄上带有很精细的雕工。竹雕艺术在唐宋史籍中都有很明确的记载,但能够看到的出土实物并不多。
  明中叶以后,竹雕艺术迅速崛起。我们已知的明代竹刻大家,都不仅限于竹雕,包括犀角、象牙和紫檀等材料也能雕刻,但为什么都称他们为竹雕大家呢?因为中国文人赋予竹子很高尚的品格。比如图案中常见"竹梅双喜"、"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人赋予竹子的优良品格,这种品格第一是清高,第二是坚韧。
  中国的竹文化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文化,深入民间。比如清代大画家郑板桥有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他写的"六分半书"被文人称赞为"乱石铺街";他画的竹子受到推崇,非常有名。今天不仅能欣赏到他的绘画,还能在其他雕刻艺术上见到他的竹石,这些都彰显出竹文化如何深入人心。民间还有这样的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这是文人通过观察自然植物后所赋予的一种人格化的品质。竹子是空心的,在汉语中与虚心非常巧合。
第43节:朱氏三松
  在所有雕刻使用的材料中,竹子是最便宜最易得的。今天到南方去,能看到大片竹林。文人使用竹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参与、设计,使这样一种普通的材质能够达到非常高的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朱氏三松
  历史上的竹刻,大家首推晚明朱氏祖孙三代。朱氏祖孙是嘉定人,创立了竹刻的嘉定派。第一是朱鹤(朱松邻),著名作品是竹雕松鹤笔筒,现藏南京博物院;朱鹤的儿子朱缨(朱小松),作品有竹雕人物香筒,现藏上海博物馆;孙子朱稚征(朱三松),他的竹雕残荷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根据史书记载,朱氏祖上是新安人,在宋高宗时期迁至华亭,就是现在上海这块地方,最后迁至嘉定。清朝有个人叫王鸣盛,他写诗的时候无意中提到一句:"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说的是一个女子卷起的头发上斜插了一支发簪。这支发簪是由朱松邻雕刻或具有朱松邻的风格,"朱松邻"就代指发簪。从这一点上推断,这支发簪不是牙的就是角的。朱小松的作品存世非常少。一般我们说,做什么都"不过三代"。比如收藏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手艺也不过三代,都是这么说。但朱松邻的孙子朱三松还是继承了他祖父和父亲的手艺,竹雕也非常有名。他喜欢用竹根雕,不喜欢用竹节雕。朱三松雕的都是小件,比如残荷洗、寒山拾得像。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朱三松是一个非常贪玩的人,他喜欢的都是能把玩的小件。
第44节:个性鲜明朱小松
  个性鲜明朱小松
  活跃在晚明时期的竹刻艺人非常多,为什么朱氏三代能成为竹刻的代表呢?首先,作为艺术家得有个性,他的个性会传达到作品之中,从而与众不同。朱氏三代中,记载比较完备的是朱小松,他的父亲和儿子都没有详细的记载。这是因为朱小松的墓志铭出土了,上面记录了他的生平。第一,朱小松能世其业,子承父业,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并且能够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第二,朱小松个性非常强,看重自己的手艺,轻易不给别人雕刻。有人来买,他也不会轻易答应;即使答应了,也不会随便改变自己的风格来迎合市场。我说过,明代晚期是一个活跃的商品社会,很多商业社会的特征都已经形成。很多有钱人买东西时,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迫使艺术家改变艺术风格。但朱小松不会这样,他即便答应给别人雕刻,也要强调自己的风格。
  朱小松嗜酒,不喝醉了就不动刀。他一开始为自己自娱自乐,就是说我喜欢竹刻,父亲传下来这门手艺,但我得喝高兴了才开始动刀。朱小松的一件作品有时需要一两年才能够完成。正因为他的创作数量非常少,很难得,就有更多的人趋之若鹜,希望能买到他的作品。但由于朱小松的个性强,很多人就买不到,就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说他傲慢无礼。那朱小松也不听,也不管社会上对他有什么样的评价,一直我行我素。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当官的希望多买几件朱小松的作品,也拿钱来了,朱小松就是不愿意卖给他。这当官的就火了,动用自己手中的
责任编辑:
  • 推荐关键字:竹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2011首届牡丹江镜泊湖国际公共艺术节征稿启事(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佳士得宣布全球艺术品成交总额达32亿美元(图)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与名家面对面——美术报名家工作室面试进行时(图集)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香港书展虽亏损但最有文化(图)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小众收藏品行情火热 坐具镇纸成拍场黑马(图) 2011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颁奖(图) 2011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颁奖(图) 直击现场—亲临西泠印社2011春拍预展(图) 直击现场—亲临西泠印社2011春拍预展(图)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标价200万英镑待售(图)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标价200万英镑待售(图)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