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挖掘太阳船。
近日,埃及考古工作迎来了“历史性时刻”。由埃及和日本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开始在位于吉萨省的胡夫金字塔旁,发掘第二艘胡夫太阳船,即为胡夫法老陪葬的古埃及木船。作为埃及史上最大规模的太阳船发掘工程,为期数月的挖掘工作结束后,科学家将把船体重新拼合在一起,送入吉萨太阳船博物馆进行展览。
发掘4500年前太阳船
埃及文物部部长、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博士在发掘启动仪式上表示,这项发掘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搬开位于胡夫金字塔南面西侧石坑内的41块石灰岩巨石(代表当时埃及全国的41个州),然后将已在坑内埋葬了4500多年的太阳船发掘出土并进行修复。由于工程浩大繁杂,公众想要看到复原成果还要等待数年之久。
据悉,这是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首次把一块重达数吨的石灰石板从一个已有4500年历史的埃及古墓上拆下来,开始挖掘位于埃及吉萨大金字塔脚下的太阳船。石板下面是数百块装饰精美的木船板,2008年建设的气候控制帐篷通过调节墓坑里的温度和湿度,很好地保护了用黎巴嫩雪松制作的船梁和船板,为工作人员安全地挖掘船体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考古现场的图片可以看到,正在挖掘的第二艘船被拆成小块,整整齐齐地摞成摞后,埋在一个直径大约为100英尺(约30米)的地下墓室里。多年来,第二艘船一直被认为太脆弱,因此考古学家不敢贸然挖掘。但是专家表示,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哈瓦斯说:“现在情况已经变了,如果它太易碎,我们必须拯救它。”在挖掘工作期间,整个地下墓室完全处于封闭状态,这是因为考古学家担心会有空气或者昆虫趁机进入墓室,破坏这艘古船的横梁。
检测过程被视为机密
第二艘太阳船的发掘工作是继第一艘太阳船出土后,埃及考古学界的又一项重大工程。1954年5月,埃及考古学家卡迈尔·马拉赫在胡夫金字塔南侧18米处发现了两个长方形石坑。东面的石坑当年便开始挖掘,并出土了第一艘胡夫太阳船。当时,埃及著名的文物修复专家艾哈迈德·尤素夫在没有任何图纸、绘画和文字资料可循的条件下,历经13年的努力才恢复了第一艘胡夫太阳船昔日的雄姿。该船长43.5米,最宽处为5.9米,船首和船尾分别高6米和7.5米。1982年3月,原址上落成了太阳船博物馆。1987年,埃及文物部门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考古专家在西面的石坑里又通过电磁波等手段勘测出第二艘太阳船。然而,直到最近几年科技条件成熟后,其挖掘工作才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
据了解,整个太阳船发掘工程预计耗时4年。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旦这项为期数月的挖掘工作宣告结束,研究人员会用几年时间将其重新组装在一起,然后放在该金字塔附近的吉萨太阳船博物馆里进行展览。
自2009年4月起,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2011年改为埃及文物部)、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日本文物修复研究所的联合考古专家组就一直从事其前期研究工作。目前,埃及和日本考古学家正在研究船体拆卸后的小木块,不过日本科研组拒绝解释整个检测过程。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吉村作治是该项目的领导者,他说:“这是一个机密。从没有人接触过它,因此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做检查。”
对古埃及文化研究 具有重大价值
在古代埃及,人们尊太阳为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神。古埃及人生活在尼罗河畔,河的两岸均为广漠的沙地,船是沟通河谷东西的唯一交通工具。人们见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便想象天空是浩渺无际的海洋,太阳每日乘船做两次航行:一次在白昼,由东往西,飞渡太空,另一次是在夜晚,由西往东,穿越冥府。这种能够上天入地的船就被称为太阳船。法老自封为太阳神之子,他们渴望享受太阳神的永恒生活,因而仿制太阳船,置于金字塔旁,成为法老的大型陪葬品。
据悉,胡夫共有五艘船,一艘用于加冕典礼,三艘作为巡视船,另一艘专运遗体至金字塔。胡夫死后,其子捷德夫拉用太阳船将他的木乃伊从当时的首都孟菲斯运至吉萨,葬入金字塔,船体也被拆成小块放入石坑。截至目前,在胡夫金字塔附近共发现5个藏船的石坑。1920年,考古学家曾打开塔东的3个石坑,但是仅得到一些包金船板残片,大部分木板早已经被盗。1954年第一艘太阳船的出土被认为是上世纪中叶埃及考古界最伟大的发现,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出土的最完整的古代船只。
考古学界专家认为,目前正式启动的第二艘太阳船的发掘工程,对于研究古埃及的造船、航运、胡夫生平和当时社会具有重大价值。待第二艘太阳船复原并在吉萨太阳船博物馆展览后,埃及文物部计划在拟于2015年对外开放的大埃及博物馆为其专门设计一座建筑用来存放并向公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