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 90周年,收藏市场掀起一股“红色收藏热”,无论是拍卖场中的名家名作,还是民间收藏,只要是“红色经典”,都受到追捧。其实近几年来,红色藏品的市场价格也在逐渐走高,一些高端藏品价格在两三年内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群众基础雄厚,所以一路高歌
一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在收藏界再现,无论是鸿篇巨制抑或雪泥鸿爪,皆为 本 民 族 的 情 感所系。“红色收藏”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所产生的历史现象,自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
“红色藏品最大的特点是群众基础雄厚,尤其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藏家,都有一种情结。”据一位资深藏家介绍,提到“红色经典”艺术品,除了那些在拍卖行里高价成交的手稿与绘画原作之外,散落于民间的主席像章、宣传画、老照片、旧报纸、邮票等等,也凸显出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在收藏市场中开始一路走高。现在一枚稀缺的精品像章可卖到几千元,早期珍贵的红色宣传画可以在拍场中以几万元成交,这样的价格充分证明了现在进入“红色收藏”领域的藏家越来越多。
红色收藏不仅仅是一项收藏活动,更是对过往岁月的承载。“别的藏品,炒作的成分很大,而红色藏品的藏家是真的为了收藏,有很强的怀旧心理。”早在1993年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著名肖像画家刘宇一的油画 《良宵》在香港拍出836万港元,创当时中国油画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标志着“红色经典”油画首次进入拍卖市场。1995年嘉德秋拍中,颇受人们关注的著名油画 《毛主席去安源》以605万元的高价成功拍出,标志着“红色题材”油画正式进入内地拍卖市场。
在今年的北京华辰春拍上,“红色经典”的影像作品也受到藏家热捧,尤其是侯波、徐肖冰等老一辈摄影师拍摄的革命题材作品,成交情况喜人。由此看来,“红色经典”的影像资料受到了藏家们的强烈追捧。
要研究红色历史,也要注意赝品
红色收藏品中的经典,虽然受到广泛尊崇,但是专家呼吁藏家们在市场中也要仔细分辨,因为现在的赝品也有许多。刚入行的藏友们除了要有足够丰富的红色历史知识以外,还要研究相关材质,以免“打眼”,因为有许多是现在新仿制的仿品,是没有收藏价值的。
以红色收藏中的书籍为例,可以从书籍的纸张、油墨与封面字体等方面进行辨别,几十年前的纸张质量一般较差,多为稻草制成的,油墨的质量也不太理想,油与墨的感觉都不太均匀。从封面来看,特殊版本的封面会使用金粉、银粉等特殊材料。由于当时一般都采用铅字印刷,纸张的两面都印有字,因而易在纸上留下凹凸不平的印记,而现在的仿品因为很难再找到铅字印刷,所以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原版的像章颜色比较鲜艳,亮度较高,多为烤漆制成,而仿制的颜色较暗,油漆多是直接漆上去,而不是烤出来的。在图案方面,老旧的像章在放大镜下可以看见密集、规整的布纹,而现在仿制的多为喷绘,看不到纹路。
保值增值 “藏两头”
《红色收藏》一书的作者秦杰先生,已有数十年的收藏经历,对“红色收藏”见解颇深。他认为,“红色收藏”专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活动相关联的历史遗物和文献的收集整理。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过“红色藏品”收藏活动。随着收藏热的进一步兴起,社会怀旧思潮的涌动,在这一方面的市场投资热情逐渐高涨。
红色收藏带来的不仅是感受和享受,更是思索和求索。对于红色收藏的保值增值,秦杰先生的建议是“藏两头”。即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井冈山、长征、抗日初期的书报刊为一部分;新中国美术作品和艺术性强的出版物为另一部分。在文物文献越来越具有艺术品投资氛围的今天,收藏爱好者进行组合投入,时间和时机节点的把握是成功的关键。 晨报综合报道 >>>延伸阅读红色收藏主要有六大门类
第一类是毛泽东像章。全国收藏者至少有15万人,收藏门槛低,存世量也比较多,约16万枚以上。
第二类是红色书报刊(含连环画)。目前拍卖最高纪录为 《参政员毛泽东行踪》,2006年在中国书店秋季拍卖会上以18.6万元成交。
第三类是“文革瓷”(含“文革镜”)。“文革”时期的陶瓷器皿上有毛泽东像的市场最火。
第四类是 “抗日战争遗存”。其中手抄本《镇江沦陷记》以109万元成交并捐赠给博物馆。
第五类是 “红色经典画作”。带有毛泽东肖像或形象的场景油画、国画最为瞩目,如刘春华1967年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1995年在中国嘉德以605万元成交。
第六类是宣传画和海报。在新中国建设高潮时期,宣传画和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海报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