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千岛湖下,沉睡着两座千年古城——贺城和狮城。1955年10月,新安江水电站选址淳安和建德交界的铜官。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库区开始蓄水。从此,两座历史悠久的浙西县城,悄然“沉入”了碧波万顷的千岛湖底。
潜水员在水中对建筑进行仔细地测量和记录
在狮城西北部靠近西庙的建筑物房梁上找到的当年拆房队仓促留下的绳索。
水下世界俨然是陆上世界的定格。
题图: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狮城北门节孝牌坊复原图。
狮城那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结构“节孝坊”。
库区示意图
狮城”姚王氏节孝坊上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匾,匾顶的盘龙图案极其精美华丽,是这座牌坊上众多砖雕作品的代表。
大自然的演进毕竟缓慢,还有机会继续探寻水下古城的角角落落。
今年初,浙江省政府公布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淳安千岛湖的“狮城水下古城”被收入其中。此前,《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了数次水下古城的潜水拍摄,再度引来各界关注。
再现之路
1959年,为了建造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新安江水电站,浙江省原淳安县、遂安县两县合并为现在的淳安县,29万人从此离乡移居。狮城、贺城两座延续千年的古城,连同27个乡镇、1000多座村庄、30万亩良田和数千间民房,悄然沉入千岛湖底。
淳安古城又称贺城,始建于公元208年,是新安江畔徽商商路枢纽。遂安的历史比淳安晚一些。据载,遂安县城为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迁至今遂安地界,因背依五狮山,故又称狮城。
两城水陆交通便利,乃浙西重镇。洪秀全之弟洪仁玕曾率太平军驻军狮城北门,城内有明清时期古塔、牌坊、城隍庙、忠烈桥、五狮书院等古建筑。
在不少文物保护专家看来,当年的这场“水淹淳安城”显得颇为仓促。按理,建造水库前都要“清库”,推平建筑、清除垃圾、文物搬迁保护。史料记载,新安江水库蓄水前,当地曾要求对两座县城的民房进行推平销毁和消毒处理,贺城基本被毁。当时曾有这样的口号:“多带新思想,少带旧家具。”
据当年从古城搬出的老人回忆,“狮城距离大坝很远,城里人没想到水这么快就到了,根本来不及搬。”因此,狮城基本保存完整。
对水下古城的“回访”,让人惊喜连连。在古狮城里,潜水员们发现,城内部分民房木梁、楼梯、砖墙依然耸立,大宅院围墙完好无损,房内仍是雕梁画栋。拂去墙上的淤泥,城墙石缝里的石灰保存完好,拱形西城门仍耸立在水中,且可开合。推开木制城门,上面的铆钉和铁环仍清晰可见……
几年前,当地旅游部门再次发现,千岛湖水底除了有狮城和贺城两座千年古城,还有威坪、港口、茶园这3个大型古镇,保存也较完好,它们与两座水下古城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水下古建筑群。
慎重开发
保存完好的水下古城,让旅游业者有了新的兴奋点。人们开始计划,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让千岛湖在灵山秀水之外,体现“厚重浓郁的历史人文气息”。
各种方案渐次提出。有人提出潜水参观,但是普通人承受不了水下强大的压力;有人提出“水落城出”,用类似围墙的建筑将古城整个围起来,抽取中间的水,让古城露出来,也很快被否决——一来造价太大,二来一般的围墙无法承受水压;更多的人参考国内外不少文物的保护措施,建议“异地重建”,但是代价巨大,风险也不小。这些方案都被否决。
其实,千岛湖水下城并不是孤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严国泰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兴修水利的过程中,很多村镇成了库区,“不少水库下面有各式古城,所以,千岛湖水下城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示范意义。”对此,严国泰强调“一定要慎重”。
如何对待水下古城,学界各种声音中透露出“开发”、“不开发”和“慎重对待”几种态度。“开发”,就是积极挖掘下古城的旅游价值,通过各种手段把游客“引下去”,此举有着强烈的入侵性,极易造成破坏;“不开发”,即让水下古城继续安睡,保持原本风貌,开放给少数研究者;“慎重对待”,就是尽量不 “打扰古城”,可以通过水下探头和全息影像等手段,从岸上显示终端观赏水下景致。
“不一定非要身临其境,毕竟水下古城的开发有一定特殊性。”严国泰认为,各地面对水下古城须头脑冷静,不能“一起上”,水下城并不适合进行旅游开发。原本被水保护完好的古城,会因为冲动型的突击开发而毁于一旦。最好的风景,应该自然流露。
目前,专家正在寻找开发旅游资源和保护水下古城之间平衡点。千岛湖旅游局方面曾表示,“水下古城保护第一”,并不赞成“潜水观光”。现在,千岛湖岸上都有坐标以标明水下古城区域,希望游客能与它“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