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都不乏天价,而每年伴随着天价的出现争议和质疑声便此起彼伏。日前,有网民在雅昌艺术网发帖留言,质疑嘉德夜场创下超4亿元天价的齐白石画作有假拍嫌疑,并称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赝品泛滥、陷阱多多、监管缺失,天价成交额频现的背后显现人为炒作的痕迹。网民的质疑引来媒体“拍砖”。中拍协于6月10日紧急召开媒体见面会,在解释相关疑问后出台行业自律公约。艺术品拍卖潜规则的面纱似乎正被缓缓揭开。
中拍协:从未定性拍卖公司违规
6月7日,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发表文章质疑,拍卖额与所交税款对不上账:屡创拍卖“天价”的拍卖行涉嫌偷漏税和虚报成交额,文章引起各界关注。两天后,新华社再次发表题为《中拍协:保利、嘉德、翰海、匡时有违规问题》的文章,称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认为报道中涉及“虚假鉴定”、“拍前收取费用”、“信息披露不透明”、“相关数据发布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中拍协将组织全行业开展自查自纠。
中拍协秘书长李卫东表示,协会和企业均以不回避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面对媒体的质疑和批评,但不赞成任何没有依据的猜测和论断。他表示,拍卖行业欢迎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监督,并将组织全行业认真研究、自查自纠,跟踪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希望工商、税务、文化等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艺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文物鉴定、旧货交易环节中的制假贩假等违法活动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诚信经营环境。“中国拍卖行业欢迎来自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监督,将组织全行业认真研究、跟踪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拍卖行业持续发展,维护文物艺术品市场得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李卫东说。但同时,他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对文物鉴定、旧货交易环节中的制假贩假,以及拍卖活动中的拖欠违约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诚信经营环境。此外,他还特别指出,中拍协目前尚未对任何具体企业做出是否违规的认定。
媒体监督:推动行业出台自律公约
在媒体集中报道的同时,中拍协正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中拍协方面透露,《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将重点对违规收费、知假拍假、虚假宣传等方面进行严格规范与自律。
该公约明文规定拍卖公司不得超范围经营、知假拍假、从事经营性鉴定业务,不以任何形式对拍卖标的进行虚假宣传、坚决杜绝“假拍”等。
中拍协《自律公约》一出,立即引起微博最直接的反馈,有业内人士表示,所谓“自律”不过就是君子协定,“有的会重视,有的改不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新华社文章起到了促动行业内人士必须出来说话的作用,措辞可能不严谨、数据可能不准,但并不是想毁掉这个市场,而是想从另一个方面揭开拍卖市场的面纱,不巧记者想知道的恰好是一个行业的"保密配方",这时的确得求同存异”。就在行业公约出台的同时,中拍协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作为行业协会,中拍协并不属于政府职能部门,没有职责权限进行过多的管理。而对于违反公约的拍卖企业,中拍协副主任刘幼铮表示:“如果企业违规,中拍协对其最严重的处罚是提请有关部门吊销其文物拍卖资格证。”
拍卖公司:拍卖市场有其自身特点
尽管中拍协对此次“揭黑”事件做出了积极反应,但对于有关媒体报道中的重要数据支撑也并未做出有力驳斥,反而认为“重要的不是纠缠对错,而是关注解决问题”。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称,拍卖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是法律规定的,比如未经买卖双方同意不得擅自披露交易状况;此外大买家付款可能存在分批、分期的情况。华辰拍卖公司总经理甘学军也表示,由于拍卖行业的特点,媒体报道所谓的“黑幕”的确存在,但可能有切入点、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导致结论或者程度上有些差池,“凡是长期跟踪行业发展的人都会注意到,目前涉及的问题,其实是常态性的,并没有必要如此紧张,而随着市场的发展,不诚信的企业必然被淘汰、剥离”。甘学军认为,拍卖业的发展根基还是在于规范化和专业化。
业内人士也提醒投资者,艺术品市场向来秉承“生人莫入、熟行莫出”的理论,普通人涉足艺术品交易,应先从态度上看重艺术品收藏的内涵,而不是“赌作品升值”。艺术品的价值首先在于其文化内涵。同时,艺术品收藏要循序渐进,以平常心从小作品开始积累经验,切不可盲目追高、不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