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展出作品
昨日,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首个项目展“去魅中国想象——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与其他展览甚至与广州三年展自身相比,这次展览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与观众的距离,每幅作品旁都有新增的“给观众的话”。这种主动的“自我解读”在国内尚属首次。
此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策划,邀请柏桦、陈小丹、戴光郁、戴耘、董重、冯峰、傅文俊等51名当代艺术家,共展出100余件艺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影像、装置等不同艺术类型。每幅作品旁都有新增的“给观众的话”,在当代艺术的展览中,任何诉诸文字的解释都被认为是缩小了艺术品表达的外延,而广州三年展这种主动的“自我解读”尚属首次。
据第四届广州三年展总策展人、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介绍,这个展览将横跨新年假期,一直持续到3月4日,每日免费向观众开放。
回归心灵和社会的真实
18根网线,36个小音箱,75米长的线上依附着50万个不同形态的躯干,而音响中不停地播放着各种主流媒体的声音。“它们紧紧地束缚在这条网线的绳索上,相互纠结、集群造势,它们既代表着既得利益者,也代表着民众以及弱势群体。”创作者王小松这样解释这个名叫“制造生活”的装置艺术。这个巨大的装置被摆放在展厅的入口,参观者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在许多前来参观的观众看来,这个装置确实代表了中国的某种现实——各种声音、各种关系缠绕在一起。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总策展人罗一平和项目策展人王林的希望。在他们看来,这个展览最重要的便是“去魅”和“中国性”两个关键词。对于“去魅”这个颇具学术意味的词,王林这样解释,“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家的表达,透过虚假繁华的表象回到心灵和艺术的本真,回到社会和人本身的真实。”
而对于“中国性”的想象则更加复杂。“中国性”是什么,是两千年延绵不断的传统还是碎裂和个体化的当代?王林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同样必须面对东西方交融下的现实语境,“我们的展览希望能体现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和批判,用自己的眼光而不是用西方的‘他者’眼光来看待中国的现实。”
提供充满生活感的展览
当代艺术被许多观众戏称为“看不懂的艺术”——一堆如垃圾般丢弃的钢筋水泥,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都能成为当代艺术的载体。“我们并不是专业人士,也看不懂这些艺术作品,只能来看个热闹。”在每次当代艺术的展览中,记者总会听到类似这般的抱怨。
如何缩短当代艺术与观众的距离,让这些抽象的艺术作品与普通观众之间产生共鸣?这届广州三年展做出了一个尝试——首度引入解说词。记者在现场所见,除了作品的名字、作者简介这些“例牌”的介绍外,还有一段“写给观众的话”,简单阐释作品背后的理念。对此,策展人王林解释,虽然当代艺术在思想上前卫、在艺术上处于前沿,但应该充分尊重它的观众。或许作者自己认为作品已经大众化了,无需阐释,但观众并不这样认为。“你要给观众一个入口,就像你盖一座房子,如果不给观众修一个入口的话,观众就无法进入了。”
在王林看来,这种“沟通”应当渗透到整个展览的布局中,让普通的参观者可以更加条理分明地理解策展人和艺术家的思路。“在每一个展厅,参观者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与当代中国息息相关的主题,比如第一展厅的主题就是‘土地’,中国人对于土地强烈的情结是这几千年来永恒不变的主题,而第二展厅的主题是‘历史’,参观者可以通过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这个国家发生的或宏大或点滴的变化。”
据罗一平介绍,展览期间还将提供每日两次的免费导览服务,也可以团体预约导览,对于少年儿童,少儿培训部还将提供特别的导览服务,比如带他们去寻找一个特定的符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对展览有所了解。“我们希望提供一个没有学术感,充满生活感的展览。”罗一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