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真文人真的走了
http://www.socang.com   2012-01-04 09:56   来源:美术报

 

     这是一个悲情的平安夜,西方的节日里,在江南的小镇,送一位兼融中西、不熟又很熟且绝对敬仰的东方老人。老人生前喜欢暗和静,那天,太阳很好,游人很多,是不是这里的阳光明媚些、喧嚣些,他的“那边”就会暗一些?静一点?天堂是不是像老人说的那样——“在天堂里走一天,脱下来的袜子,纯粹是玫瑰花的香味。”

  平安夜。乌镇。我。其实不止我,还有来自不同时代的、不同地方的“文艺青年”,这其中,很多人曾经到过乌镇,专门来看一位老人,老人腼腆,不见客,所以,很多人不敢打扰老人清幽,哪来哪去。12月21日,老人驾鹤西去,于是,他们乘飞机,坐火车,驱车,来见心目中偶像的最后一面。
  偶像的名字叫木心,一位不怎么出名的作家,也是一位很不著名的画家。这不是调侃,四五年前,“木心是谁”还是一个颇具文艺腔的悲惋,即便如今,这一点不算大的知名度还来自陈丹青不遗余力的推介。2005年,光明网刊出作家陈村《关于木心》一文,称“读罢如遭雷击”,“一读之下,立刻晕眩昏迷”。陈丹青在木心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发布会上说:“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文章如是,画更没有多少知音。
  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2月14日出生在浙江乌镇,曾在上海美专学习西画,后转入杭州艺专,和席德进是同学,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1982年起长居纽约,25年后,桐乡乌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向宏购置孙家的祖屋,也是木心出生地,在陈丹青等撮合下力邀其回国定居。回到乌镇后,深居简出,作文作画。
  木心曾作一联:
  此心有一泛泛浮名所喜私愿已了
  彼岸无双草草逸笔犹叹壮志未酬
  记得两年前在朋友的引荐下赴乌镇拜访木心,还专门问了了什么私愿,还有什么未酬的事——那是一个初春的午后,木心穿着一件宽松的衣服,戴着帽子,很有派头地说:“有人说我的作品忧郁,我说,忧郁后面是快乐。能发现快乐吗?今天不发现,明天、后天一定能发现。”还说:“在美国,我的绘画和文学已开了局面,得了收获,但以我的志愿而言,还只是小焉者,是故我将在美国做不到的事,转到中国来做。”那天,是我记者生涯中最闭气的一天,木心习惯不拍照、不录音、不签名,我的所有要求都被拒绝,直到临走时,我还说:“我没有看过你的原作,可以看看你的画吗?”他说:“房子太小,不方便”。木心对我说:“你笔记上记录的,不要去发表。将来找时间做个专访,请你来看画。”我说:“好。什么时候?”木心说:“到时候联系,我写信给你。”
  我一直在等,等乌镇的来信,但是,没有。今年的12月11日,篆刻家钱宜东给范笑我和我发来短信:“木心已住院,传闻在重症病房。上次一见恐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想,等木心身体好一点是时候给他做一个专访了。只是,这一等,等成了天上人间。
  12月24日上午,木心遗体告别仪式在桐乡殡仪馆举行,我不敢去,因为我希望记住的是他抽着烟、谈笑风生的样子,连拒绝我的表情都那么的帅气。下午,走在木板桥上,冷风嗖嗖,我像感冒一般耷拉着脑袋恍恍惚惚地直奔乌镇昭明书院举行的木心追思会,陈丹青在做主持,有的人背着木心的诗,有的人说着对木心的认识,更多的人哭哭啼啼或若有所思。
  追思会挤得满满当当,为什么这么多人来送木心?是他用一生捍卫艺术与文学的尊严吗?木心终身未娶,是没有时间恋爱吗?还是毕生只和艺术与文学恋爱了?追思会现场的很多人是在木心最后病重期间,日日夜夜守候在老人家身边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在每天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里,进病房看先生一眼,而有的只能在病房的走廊上听到一声咳嗽。木心曾说,一个天才是被另外一个天才发现的,狄更斯的由托尔斯泰读,托尔斯泰的由福楼拜读,而福楼拜的由纪德读。有这样一个读者,可以满足。这么多人读你的书,因为爱你和你的文字,守候在你身边,你有些许满足吗?“可能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立伟说。
  木心走了吗?我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你答应我的专访呢?你要让我看你的画呢?是什么样的画“在30世纪的人的眼里,20世纪最脱离现实的艺术作品,也是20世纪的一则写照。”(木心语)你怎么爽约呢?追思会上,我的思绪乱七八糟。
  离乌镇不远,是《笑傲江湖》作者金庸的故乡,乡邻笔下的风清扬武功盖世、剑术超群,毕生熟习独孤九剑,却一直隐居在华山思过崖并不为江湖众人所知。木心是真人版的风清扬,与风清扬稍稍不同的是,木心“会当身由己,婉转入江湖”,但同样只为一小部分国人所知。木心自幼迷恋绘画与写作,在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部分散文与小说成为了美国大学文学史课程范本读物,并作为惟一的中国作家与福克纳、海明威作品编在同一教材中;他的画作,是被陈丹青“第一眼看到就认了”的中国山水,在策展人Alexandra Munroe和巫鸿的推动下于2001年在纽约展出,随后在全美作博物馆级巡展,作品旋即成为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猎物。
  30年前,木心远走他乡,功成名就后荣归故里,躲在自己童年的小院里安享晚年。如今,木心走了,庭院空空,不了解木心的人你会不会理解他的话:“往往是还未开始爱,爱已经过去了。”还有谁,谁还记得:“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朋友转赠了一本签名本的《木心画集》给我,可能,我说的是可能,木心真的走了。
  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有些事,如果不做,再也来不及做了。
责任编辑:邹萍
  • 推荐关键字:文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600多幅培根手稿被指伪作(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西泠秋拍开槌首日暖意浓,拍卖市场的意义在于价值挖掘(图) 泰坦尼克遗物将拍卖估价1.89亿(图) 泰坦尼克遗物将拍卖估价1.89亿(图) 2011西泠秋拍开槌 2011西泠秋拍开槌 市场回归理性 香港特技大师动画描绘中国味水乡 香港特技大师动画描绘中国味水乡 在十余国热卖(图) 英国皇家邮局公布伦敦奥运会通用纪念邮票(图) 英国皇家邮局公布伦敦奥运会通用纪念邮票(图) “书风书峰”展:书山高处人为峰(图) “书风书峰”展:书山高处人为峰(图) 黄金历史“好运一生”再添新品,“喜银”系列首发 黄金历史“好运一生”再添新品,“喜银”系列首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