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修编家谱有点热
日前,绍兴家谱协会举办了一次编修工作交流会,与会成员在交流经验时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这一年真忙!
据统计,尽管2011年还没有结束,但绍兴已经新增了200多套家谱进入编修程序。
在家谱协会成员的努力下,民间修谱可谓越来越专业,但修谱的花销也越来越大,有本家谱修编花去近300万元,让业界人士也感到愕然。
家谱热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原因?本报“新闻深呼吸”栏目记者进行了再次调查。
一场家谱交流会
30多套家谱一齐亮相
11月25日,新昌人陈雪苗早早地赶到上虞市档案馆会议室,参加家谱修编工作交流会。这是绍兴市家谱协会成立一年来举行的一次规模最大的交流会。
“大家面对面商量,共享资料,能为今后的续谱带来很多方便。”陈雪苗说,退休后他迷上了家谱,成了谱牒爱好者。如今他不仅动手编修自己家族的陈氏宗谱,还义务帮助一些家族编修家谱。至今他已参与编修了3套家谱。这次除了带来自己的成果交流,还想学到更多的续谱知识。
在当天的会议上,共有30余套家谱作为典范展出,有的人甚至搬出了有百年历史的老谱。
仅从外包装上看,可谓式样繁多,有精致木盒装的,有绸子包裹的,不一而足。
在现场,一套《管溪徐氏宗谱》装在精致的盒子里,打开后吸引了许多人关注,这套家谱共有20册,是数量最多的。
此外,上虞的《贺溪倪氏族谱》因保存完整也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现场最让大家关注的,还是绍兴县平水镇孟迈老人提供的手抄本《孟氏南支简谱》(本报曾经做过报道)。这本家谱是孟迈凭一己之力,历时8年手抄而成,大家对他的毅力十分钦佩。
据绍兴市家谱协会不完全统计,包括修编完成的和正在修编的家谱,2011年,绍兴地区新增家谱200多套。
新修家谱越来越气派
最贵一套家谱花费近300万元
从版式、内容等看,如今民间家谱变化比较多,且样式越来越丰富。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各家族对重修家谱的花费越来越多。“以前花掉近百万元,就让人诧异,现在这个数字已算保守的了。”参加经验交流会的有关人士说。
绍兴市家谱协会有关人士说,或许是经济实力强,亦或是攀比心理,如今编修家谱的派头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绝大部分家谱使用宣纸印刷,丝绸封面,木盒包装……各项费用都不低。
在诸暨东白湖镇有一个大姓,由于涉及人口众多、工作量繁复,预算出来的修家谱费用相当惊人:总共得近300万元!
这么多钱哪里来?
据了解,在这个姓氏中,一共出了67位教授和100多位企业家,大部分经费都是他们提供的。
其实,早在4年前,这套家谱的编修工作就已经展开,发起人是一位浙江大学的教授。由于经验不足,两年半的时间他只统计了一半的谱丁工作,因此编修工作不得不暂时搁置。今年9月底,在绍兴市家谱协会的帮助下,修谱工作才走上正轨。
个人撰写家谱的越来越多
这些更像家族回忆录
民间编修家谱热潮高涨,大部分是集体力量的结晶,不过,个人写家谱的现象也开始冒头。
个人版的家谱多半是由一些爱好写作的人完成,他们凭着记忆或亲属的讲述,记载了上下几代人的事迹,这些家谱更像家族回忆录。
今年80多岁的林光德老人,以前在印刷厂工作。退休之后,他着手编修家谱,但四处都找不到以前的老谱。由于割舍不断这份厚爱,林光德通过走访上辈,以及上辈生前的讲述,最终写成《九牧林氏家乘》一书,并自掏腰包印刷。
这本书里,世系图只有七代,上至林光德的曾祖父,下至其曾孙。内容包括追忆先人、寻访纪实等11个方面。
在绍兴市图书馆里,记者发现像林光德老人这样写家谱的人不少。为了记载的准确性,在无法连接上老谱的情况下,这些家谱作者记载的世系比较少,而且家谱印刷之后,他们习惯将其赠送到图书馆里,用于馆藏以及交流。
美国的图书馆里有5套绍兴家谱
1771套绍兴家谱被国内外收藏
绍兴市家谱协会有关人士说,民间编修家谱有诸多困难,除了一定的经费支撑,还需要一群对家谱有兴趣的家族成员,不过最困难的是老谱的缺失。由于民间续谱有近百年的“断档期”,许多家族的老谱已失传。
针对这一较为突出的困难,绍兴市家谱协会做了不少工作,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目录,并建立了相应的资料库。截至目前,绍兴地区共有1771套家谱,被世界各地图书馆、博物馆或者档案馆收藏,这些家谱全部是民国期间编修,其中诸暨有581套,位于前列。从姓氏看,最多的是王姓,共有162套。
“最远的是在美国的图书馆,那里收藏了绍兴地区5套家谱。”绍兴市家谱协会有关人士说,至于这些家谱如何被美国图书馆收藏,已经无从考证。“从历史资料看,民间修谱盛行在绍兴有着良好传统。”有关人士说。
如今,资料库的建立,加上绍兴市家谱协会编撰的《修编家谱知识》一书的出炉,给民间修编家谱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让编修者能少走许多弯路。
编修家谱热
正蔓延到姓氏研究会
如今,编修家谱越来越盛行,并催热了姓氏研究会,目前在诸暨已经出现了多个这样的组织。
与家谱注重家族传承相比,姓氏研究会主要专注于探究姓氏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
应该说,不管是编修家谱还是姓氏研究会,其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些领域在记载家族发展以及姓氏演变的同时,能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对民俗学、社会学研究都有促进作用。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大家也应该看到其盛行背后的消极影响。
一方面,一些家族在编修家谱过程中,因房派间拉帮结派,争执难以调和,编修的家谱内容真实性难以保证,还容易引发内部矛盾;二是借修谱或姓氏研究会敛财,个别人筹划成立姓氏研究会后,向姓氏成员中的企业主或者名人要赞助。
有关人士说,不管是修谱还是成立姓氏研究会,或多或少存在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在修谱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举行宗族团拜、庆典等各类活动,有些活动规模庞大、规格高调,大操大办,所花费用不菲。有的家族因费用紧张,最终摊派到成员头上,从而造成民怨。
此外,从古至今,修谱一直存在攀附名人、美化先人的弊端,书善隐恶是共同特征。有关专家说,修谱要实事求是,应除攀附帝王权贵的弊病,不要把书本上的名人硬拉到祖先世系上来,同时也不必隐讳出身寒微低贱的先祖,要警示子孙不要依赖高贵出身过日子,为后代留下信史。